本報訊(記者 馬昭)昨天,副市長楊廣信下達開工令:西安市第五污水處理廠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到2010年第五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將建成投產,該工程的建設將有效解決我市東北郊地區的水質污染問題。隨著各大污水處理廠相繼投入運營,我市的污水處理率將大幅提高,從現在的41萬噸的日處理能力提高到86萬噸,超過全市污水總量的90%,達到并超過了“四城聯創”要求的最高標準,這一處理能力在西北排第一,在全國也處于高水平行列。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市河流城市段污染明顯加重。從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多項舉措,破解了西安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的瓶頸。據了解,西安市城六區每天產生污水約85萬至9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鄧家村污水處理廠、北石橋污水處理廠和第三污水處理廠這三大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了41萬噸。隨著10月底四污的運營,我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將提高到66萬噸。
第五污水處理廠是1998年國務院批準的《西安市排水規劃》中擬建的6個城市污水處理廠之一,也是西安市利用日本國際協力銀行ODA貸款建設的西安市城市環境綜合治理二期項目的子項目之一。五污東臨灞河,南依北繞城公路,總占地面積約491畝。工程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城市污水40萬噸,深度處理10萬噸/日。分兩期實施,規劃服務面積45平方公里。目前建設的一期工程規模為日處理城市污水20萬噸,工程概算總投資45402萬元人民幣。一期工程預計2010年建成投產。五污投入運營前,該區域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入灞河、渭河,對河流產生很大的污染。五污建成后,將有效解決我市東北郊地區水質污染問題,極大地改善浐灞河流域生態環境,對于促進我市“四城聯創”,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