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鎮江華科生態電鍍園分類分質處理電鍍廢水成果初現 |
(時間:2011/9/14 11:46:26) |
近日,環境保護部出臺了《電鍍工業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作為電鍍工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工程驗收以及運營管理等環節的技術依據,是供各級環保部門、規劃和設計單位以及用戶使用的指導性技術文件,其中對電鍍廢水處理也做了相應規定。 《指南》中表明,電鍍廢水含有數10種無機、有機污染物,包括酸堿廢水、含氰廢水、含鉻廢水、重金屬廢水、有機廢水、混合廢水等。針對不同種類的廢水,《指南》規定了水污染治理最佳可行技術和污泥處理綜合利用及處置最佳可行技術。 《指南》的出臺說明電鍍行業污染治理受到重視,國家將加大治理力度,廢水治理是重點之一。各地電鍍企業以及園區都在探索污染治理特別是廢水治理之道,其中,江蘇省鎮江市華科生態電鍍園污染治理成果初現。這個電鍍園區能否解決電鍍廢水治理難題?記者近日借助首屆全國電鍍園區研討會的契機,對園區進行了采訪。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全國電鍍園區研討會上,中國表面工程協會向全國同行介紹了江蘇省鎮江市華科生態電鍍園廢水處理成果。這個新崛起的電鍍專業園區如何確保混合的電鍍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華科公司總經理王文慧介紹說,雖然園區電鍍種類較多,處理混排的電鍍綜合廢水比想象中困難得多,但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會使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等重金屬污染防控由難變易。因此,在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建設之初,就將電鍍企業產生的電鍍廢水分為7種類型,并采用7路管線分流分質處理電鍍廢水,有效破解了重金屬污染難題。 集中入園怎么避免集中排污? 實施生產全過程控制,推出廢水處理優惠價 隨著資源環境約束的強化和產業的優化升級,中國的電鍍行業已進入了“節能環保,行業整合”的階段,各地的電鍍園區(集中區)建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人們普遍認為,零散的小電鍍廠無法防控重金屬污染,進入園區后,依托電鍍園區的經濟實力和先進技術,就可以在防控重金屬污染上有所作為。但是,從實踐來看,由于電鍍綜合廢水處理方面還缺乏過硬的技術,一些地方企業集中入園反而出現了“由分散排污變成集中排污”的現象,與建設電鍍專業園區的初衷相悖。 那么,各地建起的電鍍園區如何在為企業服務的同時,建立配套設施,有效處理電鍍廢水等污染物呢?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從建園初期就進行了相應探索。 據了解,華科生態電鍍園區總投資4950萬美元,規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可集聚60余家大中型專業電鍍企業,電鍍廢水日處理能力1萬噸,每年可再生回收污泥1萬噸。 2008年5月園區開工建設,目前一、二期7萬平米標準廠房已投入使用,有35家企業簽約入園。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完善,能夠滿足銅、鎳、鋅、錫、鉻、金、銀、塑料電鍍、電鍍合金、合金電鍍、磷化等常用表面處理工藝的生產要求。 為了保證園區電鍍廢水得到有效處理,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嚴把企業鍍種、工藝和設備的入區關,倡導清潔生產理念,實施對生產的全過程控制,從點源治理轉向園區環境綜合管理。此外,園區自加壓力,確定了每天中水回用6500噸(回收率達到65%)、年處理污泥1萬噸的目標。 由于電鍍生產中廢水產生量大,園區為了讓企業降低生產升本,推出了優惠的廢水處理價格。據王文慧介紹,園區的廢水處理費為每噸10元錢。當業界質疑這個價格是否會影響園區日后運營時,王文慧說,現階段是要保證企業廢水有效處理,為整個園區營造良好的環境。園區利潤不僅要看收入,還要看成本,通過開源節流,會取得合理的回報。 集中防控污染怎么實現? 7股不同種類的廢水被分流分質處理 當電鍍企業紛紛“拎包入住”園區之后,如何真正實現重金屬污染集中防控的目的?華科生態電鍍園確立了基本治污思路,即“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源頭預防、過程控制”。 為切實做到有效防控重金屬污染,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學習國內外電鍍廢水處理的先進工藝以及國內已有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企業的經驗,提前一步,主動與電鍍排放新標接軌。在與入園企業接觸后,園區會在第一時間對企業鍍種、工藝及設備等進行全過程審計,倡導企業從提高先進生產工藝入手,削減氰、鉻等污染物的濃度和排放量。 同時,引進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幫助企業實施電鍍廢水的源頭控制,把污染控制方式從末端治理轉向生產全過程控制。據統計,入園企業在實施園區倡導的措施后,重金屬材料消耗比過去減少32%,而電鍍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削減了1/3以上。 作為一家綜合電鍍專業園區,當眾多電鍍企業排放的綜合廢水匯進園區污水處理廠之后,能保證重金屬污染物的去除率嗎? 為打消這一疑問,王文慧帶著記者來到污水處理廠。他告訴記者,為確保混合的電鍍廢水穩定達標排放,華科公司在破解電鍍綜合廢水處理難題上下了很大功夫。最終,園區改變治污思路,在處理工藝上進行了創新,變“煮大鍋飯為開小灶”。 華科生態電鍍園區確定了7個分類的分園區,在國內較早采用7路管線分流分質處理電鍍廢水的工藝路線。首先,將電鍍企業產生的電鍍廢水分為7種類型,通過7路管線,將廢水分別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的7套處理池;然后采用微電解生化、Fenton 氧化、RO膜(反滲透)等7種技術,分別對含鎳、含鉻、含氰、含銅、混排等廢水進行分類分質處理。這樣的廢水處理方式,為有效防控重金屬污染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污水處理廠的排污口池子旁,王文慧指著池中的觀賞魚說,電鍍廢水能否穩定達標,通過觀察魚的游動,可以一目了然。 加強行業合作,因地制宜建園區 確保園區廢水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 為了吸引更多電鍍企業,并讓企業安心入住,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堅持“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服務”的原則。王文慧告訴記者,園區為進區的企業辦理獨立的法人執照和排污許可證;建立集中的原輔材料中心,為企業代購、代運、代貯相關物資,特別是危化物資;建立化學品鍍液及產品(鍍層)質量檢測分析中心,積極做好服務工作。目前,華科生態電鍍園區已步入正軌。 面對園區發展,王文慧說,電鍍園區建設方興未艾,為產業轉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電鍍行業整體起點低,歷史包袱重,電鍍廢水處理還存在技術上的難題。園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漸進工程,存在著一定的技術、政策、市場,不可能一蹴而就。 對此,王文慧對電鍍園區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建立園區合作機制。由中國表面工程協會牽頭、各地園區互動,共同探討電鍍廢水處理問題,進行技術研究,推動園區建設的發展。 二是因地制宜,建立區域化的特色園區。突破縣域、市域行政區劃的限制,按照經濟區劃和環境容量,重點培育一批區域化特色園區,并保證園區廢水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協會與政府協調聯動,幫扶園區成長。嚴格監管園區廢水等污染物治理達標情況,營造良性的產業發展氛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