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GE水處理布局中國 |
(時間:2012/5/30 10:36:43) |
作為全球知名的水處理供應商,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以藥劑和膜技術為核心在中國工業水處理市場取得驕人業績,為太鋼水處理項目、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廢水零排放項目、中石油煉油廢水處理回用項目等提供整體水處理方案。日前,GE水處理中國區總裁Alfred Wong介紹了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規劃。 打造科研團隊 提升本土化程度 Alfred Wong表示,“本土化”是國際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必經之路。GE的本土化之路不單是指在中國生產產品,更要追根溯源,在中國打造一支堅實可靠的科技團隊。真正做到員工本土化、產品本土化、技術本土化、研發本土化。目前GE已在中國設立了兩大基地: 無錫生產基地于2003年成立,共有6條生產線,產品涉及化學助劑、卷膜、反滲透膜、超濾膜、TOC總有機碳分析儀、EDI電去離子模塊等。 上海研發基地同樣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解決中國及全球水處理的各種問題。主要研發領域包括化學藥劑和廢水回用,分析儀器和遠程監測控制系統,生物檢測,生物控制和膜處理等。已成功開發新一代低污染反滲透膜,具有耐污染物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成功開發新型超低壓反滲透膜,具有常規膜4倍的產水量,并能保持較好的水質,已成功應用于飲用水和飲料行業的進水凈化系統。 GE服務于鋼鐵、石油、化工等多個工業領域,每個細分領域中對水的處理方式和要求都各有側重,處理工藝也各有不同。Alfred Wong介紹,GE在今后的發展中,希望通過借鑒在其他國家的經驗,結合在國內的多個項目的實際情況,為中國的水處理獻計獻策。 加強RMD系統 推動信息化體系建設 談及水處理產業信息化,Alfred Wong表示,“重技術,輕服務”是制約目前的一大問題。在現場安裝儀器將數據傳回,這個動作很多企業都可以實現,但如何把數據診斷和后期服務真正緊密結合,從而形成可復制的業務模式,則是產業信息化的一大障礙。 GE的“水處理遠程監控與專家診斷服務”(RMD)是近幾年來在水處理信息化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繼2010年在美國市場率先試水RMD服務模式后,今年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第二家RMD中心,目前全球已有800多個水處理客戶聯網加入RMD服務客戶行列,其中包括20多個中國運行的水處理系統。GE認為該服務模式在中國將產生重大的社會效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這也是與當前國家大力推進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模式不謀而合。水處理的信息化將進一步促進工業化健康發展,為行業生產的節水降耗、提高生產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方面做出貢獻。 附:RMD是水處理綜合監控技術的革新,利用最新的在線水質分析儀器技術與無線數據通訊的結合,突破了傳統定期水質監測的多種局限,7天24小時全天候監控數據,對各種異常情況作出及時響應,并提供連續的水質數據由GE的水處理專家分析診斷,從而降低系統風險、改善系統性能,提高客戶的水處理工藝流程效率和穩定性,最終通過水處理系統運營管理精細化而降低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