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省環保廳通報今年一季度全省水環境質量達標狀況 |
(時間:2016-5-31 9:41:40) |
5月30日,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在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上,省環保廳通報了今年一季度全省水環境質量達標狀況及水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未來我省將堅持“好水”不能變差,“差水”努力修復這一原則,加強全省水環境質量監管。 全省水環境質量8成以上達標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一季度,全省76個地表水斷面中的68個考核斷面(3個省外斷面和5個入境斷面不納入我省考核范圍)中,有57個斷面水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占總數的83.8%,北大河北大河橋斷面等9個斷面的水質雖然基本達到地表水功能區類別要求,但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全省27個地級、103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除8個水源地未按照要求開展監測外,所監測的水源地水質均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全省81個地下水考核點位中,有74個點位水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6個點位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1個點位未按要求開展監測;全省17段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中,1段已完成整治任務,11段已制定整治方案并正在組織實施,2段正在制定整治方案,3段因未構成黑臭水體等原因正申請從《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中去除。 在水污染防治進展方面,《甘肅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2015-2016年26項重點工作任務中,已落實的有13項,已啟動正在實施的有11項,需立即啟動實施的有2項,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提升水環境質量任重道遠 2014年以來,我省相繼發生了兩起涉水環境突發事件。從現狀來看,我省的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等4類水體距離考核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環境污染和隱患風險問題依然突出,城鎮生活污染尚未全部得到有效處理,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薄弱,依然存在各類環境風險隱。 此外,落實國務院《水十條》和我省《工作方案》涉及部門多、領域廣、任務重、要求高,部分市州對國務院《水十條》和我省《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較為滯后,個別部門未對負責的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專題研究,行業指導督促作用發揮的不夠。 突出源頭治理“好水”不變差 各市州政府和蘭州新區管委會是水污染防治責任主體,要盡快成立水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做到責任到人。省環保廳將統籌協調各級各部門,盡快建立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季度預警通報和清單銷號制度。 各市州按照水質考核目標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明確區域環境準入條件,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行業準入條件的生產項目予以關停,通過建設環保設施、技術改造、強化污水處理等方式,促使污水減少排放、達標排放。 在水質優良江河湖庫開展生態環境安全評估,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確保“好水”不能變差;其次是要治理“差水”,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大力推進黑臭水體、不達標水體專項整治。 水污染防治納入領導考核 省政府將與各市州政府及蘭州新區管委會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省環保廳會同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制定我省考核辦法,每年進行考核,年度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各市州水污染防治、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相關資金分配的參考依據。 同時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要求,省委省政府將下發《甘肅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計劃從今年起,每三年對全省所有市州督察一遍,督察結果將作為被督察市州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領導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對待環保督察,做到認識到位、態度端正、行動自覺,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抓好整改,切實推動全省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