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以生態清淤為基礎的黑臭水體處理方法 |
(時間:2016-8-18 9:58:07) |
編者按:在生態清淤基礎上,德國DEW公司為城市內河的黑臭水體提出了整套處理處置方案:被抽吸的物料直接在現場被處理,并盡可能回收利用,大幅降低后續填埋處置費用。與傳統方法相比較,這一清淤方法不僅快速經濟,同時可靠衛生,并可以精確估算清淤時間和工程用量。 許多城市內流速緩慢的河流和靜止湖泊會隨著時間推移在水體底部形成淤泥層,產生黑臭和藍藻等問題。這些淤泥的形成一方面是來自水體本身的有機顆粒物質,例如水生植物和魚類排泄物質,但更多是來自以下外源物質: 1、各種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流入 2、在降雨時,雨污混合污水攜帶糞漿物質進入水體 3、此外,一些垃圾物質例如岸邊樹葉、餐廚垃圾或動物糞便等進入河流,并沉積在河底 這些沉積有機物質會導致生物厭氧發酵,并使得水體變得渾濁和發臭。城市河流愈小,則淤泥層累積增加的速度也相應變快。這個現象導致好氧分解只是在污泥表面進行。在污泥內部則主要呈現厭氧狀態,在缺氧情況下,有機物分解過程十分緩慢。此時會產生以下兩種不愿看到的現象:首先污泥厚度不斷增加,水體內的濁度逐漸變深變黑。同時在厭氧狀態下產生沼氣,而這對水生生物是有毒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