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策利好頻繁釋放,水利行業迎新一輪發展高峰 |
(時間:2018-12-12 14:38:18) |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業內對于水利行業的定義是“夕陽產業”,這種“夕陽論”說法的持有者們認為,三峽大壩修建完成之后,大型水利項目越來越少,甚至在2020年以后,國內大型水利項目能建的也差不多都要建完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水利,并非只是修建大壩。水利行業發展方向廣泛,除了傳統的水工方向,泥沙、水資源、工程管理等也均可以納入水利行業的范疇。 即便是傳統的水工方向,我國水電開發領域仍舊處于穩定增長階段,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后期的維護與運營方興未艾。此外,水電站防洪、保護生態、管理航運發展空間十分可觀。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水利部門行業能力建設不斷強化,水利各方面能力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為水利改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 2018年3月,水利部印發的《2018年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要點》明確指出,按照部黨組的統一部署,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扎實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強化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不斷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運行管理、河湖管理和市場監管,推動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10月18日召開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組建60周年現代治水與科技創新高端論壇上,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表示,從歷史上看,我國水問題主要是同水旱災害作斗爭,但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成為常態問題。而我國現階段治水的工作重點,要轉變為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 鄂竟平指出,在水利工程補短板方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實施江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河湖水系綜合整治等工程,補齊水利設施短板。 12月6日,國新辦舉行介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關情況發布會,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在會上表示,目前,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累計開工132項,在建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今年的目標任務提前完成。 引江濟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淮河出山店水庫等一批標志性工程陸續開工建設,23項重大水利工程相繼建成,為我國水安全、國民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表示,從近幾年水利投資來看,年度投資都在7000億左右。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水利投資這種有效投資,對于穩增長、擴內需、穩就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按照水利部的規劃,將通過節水、保底線、增供水、強應急四件事加快水資源保障能力建設,下一步將加強水文水資源的監測預警、水利工程河湖監控能力的建設,要大幅度提升水利綜合監測預警、水利工程調度管理以及行業監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無獨有偶,12月10日,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脫鹽專業委員會郭有智會長對中國環保在線進行考察時透露,中國水利企業協會、上海荷瑞會展有限公司、青島阿迪埃脫鹽中心共同打造的“2019上海國際水利展(WATER RESOURCES SHANGHAI 2019)”將于2019年6月3日至5日在上海舉辦。 2019上海國際水利展旨在為水利行業企業搭建一個集交流、對接、合作于一體的共享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順應政策發展、響應業界需求、直擊市場熱點的商務狂歡盛宴,為水利行業的發展壯大注入新鮮血液,開創新契機,引領新風尚。 從中央到地方釋放的政策信號,從內部消息到資本動向,無不預示著水利行業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受益于此,水利行業相關的水處理設備、啟閉機、水環境監測設備、閘門、泵閥等細分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