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制革污水進行處理“變廢為寶” |
(時間:2010/9/21 9:00:26) |
2010年,河北省制革業需要淘汰落后產能的8家企業中,遭淘汰的“靶心”就是“轉鼓”。如今,大多數企業都將舊的轉鼓淘汰,購置了技術先進的新轉鼓,而河北東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卻靠技術創新打了一個“翻新仗”。 “這家企業將要淘汰的18只轉鼓進行了升級改造,變成新轉鼓,做到變廢為寶。”辛集市工業促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過去,牛皮鞣制準備過程中,牛毛被燒毀,隨廢水一同排放,是化學需氧量濃度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現在使用保毛法,牛毛被完整地過濾出來,變成制作有機氮肥、氮基酸的原料。過去,皮革鞣制過程中產生的鉻液是重污染源,如何治理是個大難題。現在使用了新技術——超載轉鼓保毛脫毛法及浸灰、鉻鞣廢水循環節能環保的新工藝,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制革車間產出的浸灰廢水、鉻鞣廢液通過專用管道收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處理、化驗配比后得到回用,實現了循環使用。這是我們公司的源頭控制制革污水排放技術。”東明公司總經理謝勝虎說。 早在2006年,東明公司就聘請陜西科技大學教授、國內知名皮革專家魏世林、劉鎮華領銜開展技術攻關,累計投入200萬元專項研發資金,在消化吸收國內外制革清潔化工藝及廢水治理技術的基礎上自主創新,攻克了化料篩選及其應用方法、超載轉鼓的運行、廢水的循環利用和處理等135個技術難題,形成了超載轉鼓保毛脫毛法及浸灰廢水、鉻鞣廢液循環使用的系統技術集成。為推進節能減排,辛集在全市制革企業推廣這項技術,目前已有14家制革企業使用。 辛集市制革工業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督導企業實現了鉻液“企業單獨儲存、污水處理廠專車拉運、集中治理”,還在企業大力推廣鉻液、堿液循環利用、無灰膨脹及節水轉鼓等新技術、新設備,制革耗水將比過去節約1/3以上,制革污泥減少80%,鉻液、堿液排放量減少70%。尤其是東明集團研發的制革廢水循環使用技術項目榮獲全國節能減排一等獎,通過引導企業采用無鉻鞣制,無鉻鞣制革皮已占總量的7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皮革”。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