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廣西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確保年底形成減排效益 |
(時間:2010/10/13 8:58:55) |
目前,在廣西各級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區實現了縣縣建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但是如何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成為各地有關部門普遍關心的問題。 不久前,國務院節能減排督查組對廣西節能減排督查時,充分肯定了廣西在污水處設施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要求廣西加快完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各項設施,確保年底形成減排效益。據了解,2007年以前,廣西只建成投產10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僅為每天77.5萬立方米,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為11.7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08年1月至今年7月底,全區累計投入80.9億元新建成89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累計達到每天317.35萬立方米,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52%。 今年9月份,隨著南寧、柳州兩市9個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將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廣西已實現縣縣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并成為西部第二個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省區。 但是,目前,全區各地污水處理廠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進水的COD濃度普遍偏低,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后,污水處理廠的一些輔助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污水處理廠管理不夠規范等。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減排效益。國務院督查組在廣西視察期間,要求廣西認真查找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普遍偏低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整改。據當地一些污水處理廠的負責人介紹,存在進水COD濃度偏低,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污水管網目前在很多地方還不能做到雨污分流,特別是一些舊城區,原來的城市管網都是雨污不分流。二是,南方地區很多小區都建有自己的三級化糞池,所以,經過化糞池處理后的廢水COD濃度就會偏低。三是污水收集管網過長,污水在收集過程中本身就會產生沉淀自凈。 為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廣西的節能減排任務,目前,全區各地建設部門正倒排工期,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力度,擴大污水收集面。環保部門正采取措施,對新建成的污水處理廠進行督查指導,確保各項運行指標達到國家要求。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