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戴南污水處理運行模式有望在全省農村推廣 |
(時間:2011/3/7 11:04:18) |
地上,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是一座精致的濱河小游園;河里,魚兒暢游,荷花、睡蓮開得密密麻麻,不時有小鳥成群飛來;地下,卻是生活污水處理池,一家一戶的農民生活污水通過管網集中到這兒處理,達標后的清水徐徐流到河里……這是記者近日在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董北村和趙家村生活污水處理示范項目現場看到的景象。 3000農民污水處理費用年僅需3萬元 戴南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示范項目,是中日兩國環保部門2008年簽署《關于合作實施小城鎮分散型污水處理示范項目的備忘錄》的具體成果。 據了解,董北村、趙家村兩座污水處理設施均由日本伊迪亞株式會社設計,江蘇亞同環保設備公司負責建設。其中趙家村示范項目日處理農村生活污水150噸,覆蓋區域3萬平方米;董北村示范項目日處理農村生活污水40噸,覆蓋區域1萬平方米。 戴南鎮黨委書記馬元連告訴記者,兩個項目于2008年11月開工,都是結合村莊改造重新鋪設污水收集管網,2009年6月建成投用,覆蓋人口約3000人。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根據興化市環境監測站的監測,處理后出水達到一級B類標準,周邊河流水質也得到明顯改善。 專家介紹,相比其他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戴南的兩個項目具有三大優點:一是采用日本先進的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運行費用主要為電費,除需添加適量氯片外不用其他藥劑;二是主體工程建于地下,噪聲小、無惡臭,進水出水均為自動控制,無需人員操作;三是設施運行成本低,每噸污水處理費用僅為0.47~0.50元,不到一般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一半。 據核算,這兩個項目覆蓋3000人口,全年只需約3萬元的運行成本,平均每人不到10元錢,且所有支出均由鎮村兩級買單,村民不花一分錢,就能享受到污水集中處理帶來的好處。 戴南兩項目有望在全省農村推廣 記者在趙家村看到,污水處理項目位于村民公寓東南側的小河邊。下午4點后,陸續有人到河邊釣魚。村支書馬愛元說,以前由于污水直接排放,河水一直發黑發臭。“通過這個項目一年多來的試運行,河水變得碧清碧清的,這里成了全村最好的休閑場所。” 在董北村項目現場,記者也見到類似情景,不同的是,河上多了一座觀光廊橋。今年55歲的周田鳳大媽正和鄰居在河邊乘涼,她的腳下不時傳出污水匯集流淌的聲音,可就是聞不到異味。 戴南鎮黨委委員陳長榮告訴記者,戴南人在配合日方專家設計施工過程中,已基本掌握其技術要領,計劃在本鎮再新建2個~3個示范點,每個新上點能解決2000多人口生活污水的處理裝置。 為放大戴南項目的示范效應,泰州市已決定投資2000萬元,在10個村推廣建設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江蘇省環保廳也將根據戴南兩項目的運行效果,進一步完善處理工藝,然后在全省農村予以推廣。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