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重慶市豐都縣:專項整治噪聲污染 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
(時間:2016-8-26 9:58:02) |
8月26日7時,豐都縣在“五城同創”工作,強化噪聲污染整治,打造宜居環境。近日,筆者就豐都縣城內噪聲污染情況,走訪了部分公園、步行街、濱江路部分路段,發現這些人員密集場所噪音均有明顯下降。公園周邊居民也反映:現在在家感覺清靜多了。 廣場壩壩舞消停許多 朝華公園地處豐都縣城中心城區,是周邊市民游玩健身、休閑娛樂的場所。隨著公園升級改造工作的完善,游客數量激增,跳廣場舞和唱歌的市民成跳躍式增長。平都大道公園入口廣場上,晚上6時一過,就會有不少市民前來跳壩壩舞,給周邊居民、商家和路過的行人帶來許多困擾和不便,是縣內噪聲污染較為嚴重的地方。 8月23日傍晚,筆者到公園外的廣場發現曾經的廣場舞團隊不見,詢問正在小憩的清潔工才得知,這些跳舞的市民都改到公園里去了,在外面是聽不到聲音的。隨后,沿公園階梯下行,果然在一空地看到了跳舞的團隊。走進發現,使用的都是小型音響設備,音量很小,只有靠近才能聽清音樂。 “之前這里每天有2-3個不同的跳舞團隊,有時人數多達百人,各團隊互相攀比,音量越調越高,到處都吵吵鬧鬧的,在屋頭看電視不把窗子關了都聽不清電視的聲音,更別說睡覺了。”家住秀才灣的余瑛女士表示,這次整治的效果實實在在看得見聽得到,能夠看出政府部門對民生問題的重視,經過整改后,雖然還有跳壩壩舞現象,但不會再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她對此表示滿意。 商家噪音基本絕跡 高音喇叭是商家攬客的重要“法寶”,一些雜貨店、十元店和其他一些商鋪為招攬顧客,或用喇叭大聲宣傳,或循環播放音樂。周圍居民反映,以前這樣的聲音幾乎從早到晚不停地播放,家里連開窗通風都成了難事。 “你們店鋪一直播放音樂嗎?”“差不多吧。以前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把音樂開啟。”這是在步行街一家服飾店,筆者與店員的對話。 “換季清倉大甩買,全場69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相信城區市民應該很熟悉。許多服裝店一直循環播放著這樣高分貝的喇叭聲,在該店附近聽一會兒也會覺得很煩躁,一些市民走到附近會不自覺地捂著耳朵。 播放噪音商鋪附近的一些門店店主也深受噪聲之苦。“都是鄰居,這么吵,也不好意思說,只能忍著了。每天回家都感覺耳鳴。”該店附近一家不播放音樂的商鋪店主無奈地說。 “城內商店基數龐大,商業噪音一直是難題,我們執法隊連續一個月天天執勤,挨家進行噪音值測量,對于超標的商店,他們將勸導商家調小音響音量,嚴格控制到55分貝下,并要求中午時段禁止噪音擾民,屢教不改的將受到重處。”噪聲整治聯合執法執法隊負責人表示。 針對城市噪音頑疾,執法人員強有力的整治手段獲得了市民的一致認可。“商鋪播放高音喇叭,與行人相比,周圍居民才是最大受害者。這次嚴厲打擊噪音擾民行為,我非常贊同。”采訪中,家住平都大道的王女士說,以前每天飽受樓下理發店的高音喇叭之苦,現在家里基本上聽不到這些音響聲了,此次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讓她感到非常滿意。 據了解,豐都縣公安局牽頭開展的城區噪音污染專項整治中,截至目前,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口頭教育群眾1200余次,暫扣音響、喇叭200余個,重點整治噪音污染集中區域10個、噪聲污染工地4個,徹底關停群眾反映強烈的露天卡拉OK4個,整治效果達到預期目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