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環保廳:今年將建固廢網絡交易平臺 |
(時間:2016-2-18 9:45:26) |
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加快,那些被淘汰的電子產品去了哪?記者近日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一組數據:廣東每年產生約1500萬臺的廢舊電器,其中有的由省內正規環保公司拆解,有的則在不合規范的企業被拆解,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合理處理廢舊電子產品難點在哪?回收難是問題的根源,在國內,拆解“正規軍”往往不敵“收買佬”,導致廢舊電子產品拆解工作不受控制。近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目前環保廳已開始申請經費,著手在今年內搭建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交易網絡平臺,以更好地管理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流程。 廣東是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大省 根據此前一項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每年約有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預計到2016年,中國居民家用電器產品保有量就會達到54.8億臺。到2031年,我國主要家電產品報廢量將達到5.16億臺。 而具體到廣東省,據有關行業協會估計,廣東省每年有廢棄電器約1500萬臺,這一數值占全國廢舊電器總量的20%,可以說廣東省是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大省。 600萬臺廢舊電器被規范拆解 如此數量龐大的廢舊電器去了哪里?記者了解到,廣東目前有6家具有資質的廢舊電子產品拆解環保企業,分布在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在這些拆解公司的車間里,每一臺廢舊電子產品都經過拆解流水線:塑料、金屬等零件被物理分離,然后分別處理。 合理的拆解一方面是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在處理電子產品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的幾率。目前省內6家拆解企業每年拆解的廢舊電子電器數量在600萬臺左右,對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拆解企業面臨回收難問題 “雖然廣東每年有600萬臺的廢舊電器被正規企業拆解,但6家企業的拆解處理能力理論上可以達到1050萬臺,這中間有幾百萬臺的缺口。”省環保廳固廢與重金屬管理處處長呂鳳林告訴記者的數據表明,拆解企業的實際拆解數量并未飽和。 為何會有這幾百萬臺的缺口?呂鳳林認為這與廢舊電子產品搜集難密切相關。目前看來,6家企業處理的廢舊電子產品多來自大型賣場和物資回收公司,對于多數居民來說,他們最方便的選擇還是將廢舊電器賣給“收買佬”,這直接導致了正規拆解企業“吃不飽”。 開發APP搭固廢交易平臺 面對廢舊電器拆解“正規軍”回收難的問題,對它們實施補貼有利于提高其積極性。據了解,目前國家財政每年出資4.5億元補貼上述6家環保企業,一臺25寸電視機大概有70元補貼,對于企業來說基本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同時,為了整合更多的廢舊電子產品資源,省環保廳正在申請資金建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交易平臺,希望今后通過互聯網聚集更多企業和有廢舊電子產品處理需求的用戶。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將開發一款APP,基于地理位置對接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公司和賣方,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結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