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務院出臺政策:“十三五”垃圾焚燒處理率要達40% |
(時間:2016-12-6 10:18:20) |
國務院已正式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顯示,到2015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94.1%,“十三五”,大中型城市將重點發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鼓勵區域共建共享焚燒處理設施,到2020年,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40%。 規劃提出,“十三五”,國家將推進綠色化與創新驅動深度融合,發展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建立城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等技術體系。還將加快制定完善包括城鄉垃圾處理在內的多項重點領域技術政策,建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無害化管理標準和技術體系。 實現城鎮垃圾處理全覆蓋和處置設施穩定達標運行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三五”我國將加快縣城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大中型城市重點發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鼓勵區域共建共享焚燒處理設施,積極發展生物處理技術,合理統籌填埋處理技術,到2020年,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40%。完善收集儲運系統,設市城市全面推廣密閉化收運,實現干、濕分類收集轉運。加強垃圾滲濾液處理處置、焚燒飛灰處理處置、填埋場甲烷利用和惡臭處理,向社會公開垃圾處置設施污染物排放情況。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以大中型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區)、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項目,大中型城市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 加快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十三五”我國將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深化“以獎促治”政策,以南水北調沿線、三峽庫區、長江沿線等重要水源地周邊為重點,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有條件的省份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整治。因地制宜開展治理,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鼓勵就地資源化,加快整治“垃圾圍村”、“垃圾圍壩”等問題,切實防止城鎮垃圾向農村轉移。整縣推進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建設、管理。積極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開展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繼續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河道清淤疏浚。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建制村13萬個。 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 “十三五”我國將動態修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開展全國危險廢物普查,2020年底前,力爭基本摸清全國重點行業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利用和處置狀況。繼續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以含鉻、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廢物和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高毒持久性廢物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制定廢鉛蓄電池回收管理辦法。明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二次污染控制要求及綜合利用過程環境保護要求,制定綜合利用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限值,促進危險廢物安全利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