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體廢物循環利用對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
(時間:2017-5-22 9:37:40) |
為加強中國固體廢物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推進國際合作,5月20日,由國際固體廢物工作組(IWWG)主辦,清華大學與意大利帕多瓦大學聯合承辦,高能環境協辦的“固體廢物管理與城市礦產開發國際學術會議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盛大開幕。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毅作為承辦單位代表,受邀參加本次會議并致辭。 劉毅介紹,清華環境學院源自1928年設立的市政工程系,1977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1984年成立了環境工程系,2011年在清華大學喜慶百年華誕之際發展成環境學院。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基地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均取得較好的成績,建立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管理、市政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等為重點的學科體系,組建了一支院士為學科帶頭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科學研究與工程管理人才。目前,環境學院已經有7名教師和校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還建立了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實驗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亞太地區協約中心等高水平的開放式研究機構。環境學院長期擔任教育部高等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的主任單位。在全球學科排名中,位列20強,為國家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和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服務、理論支持和決策支撐。 他指出,清華大學環境節能樓是意大利環境、領土與海洋部和中國科技部共同建設的一座綠色生態節能環保的智能化教學科研辦公樓。節能樓為中意兩國在環保、節能領域發展長期合作,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同時也為中國在減排領域建立了模型范本。本次會議議題是“固體廢物管理和城市礦產開發”,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劉毅講到,固體廢物處理行業在環境保護行業中的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固廢投資占環保行業整體投入的比例不足15%。而在西方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大部分超過50%。因此,固體廢物的處理市場需求非常大,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實現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對于我國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清華大學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學作為國際固體廢物最活躍的學校,在固廢管理領域有長期密切的合作,共同主辦了一系列的國際學術會議。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本次學術會議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他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