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欧美国产综合一区二区,都市激情综合,亚洲免费高清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固廢治理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海洋治污神器:用微生物對付海洋塑料垃圾
(時間:2017-10-13 15:21:30)

  昨天下午,中德海洋塑料污染研討會在島城召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專家孫承君研究員和曲凌云研究員等跟德國萊比錫大學的韋韌博士和Wolfgang Zimmermann教授就海洋微生物系統如何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展開研討。中德雙方將進行合作,加強雙方技術上的交換和互補。

海洋塑料污染

  海洋塑料垃圾嚴重污染環境 
  記者從中德海洋塑料污染研討會上了解到,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大規模生產以來,塑料的產量迅速增加。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已成為全球塑料產量最大的國家,占全球總產量的27.8%。塑料工業的發展在給人類社會生活、生產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導致大量的廢舊塑料垃圾不斷產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有關海洋塑料垃圾的首次報道在科學界并未引起關注,但隨著海洋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海洋塑料垃圾越來越受到重視。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計,1997年有超過64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2005年每平方公里的海洋表面有超過13000件塑料垃圾,2006年這一數據為18000件。 2010年,中國沿海居民產生了882萬噸的塑料廢品,幾乎占全球塑料廢品的27.7%。其中有132萬~353萬噸的塑料廢品最終成為了海洋垃圾。研究表明,60%~80%的海洋碎片來自于陸地活動,且這些碎片中約80%為塑料,多數的海洋塑料碎片是經環境分解后的微型塑料,絕大多數直徑小于5毫米。由于塑料的持久性和普遍性,塑料垃圾正在破壞、威脅著海洋環境,更可怕的是,它已經開始漸漸地進入食物鏈,嚴重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黃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也是太平洋的邊緣海。黃海沿岸城鎮及居民人口密度較高,受人類活動產生垃圾污染的風險很高。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的 《2013年青島市海洋環境公報》顯示,2013年,青島近海海洋漂浮垃圾中,塑料垃圾占了一半以上。 
  研發海洋微生物成治污神器 
  德國萊比錫大學的韋韌博士表示,在眾多海洋塑料污染物中,主要成分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各類食品包裝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 2013年PET占全球塑料產量的6.9%。“海洋微生物系統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能量流動以及整體生物地化循環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塑料污染物對海洋微生物系統所造成的影響也會進一步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孫承君研究員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研究中心關注黃海生態和海洋微生物研究三十多年,從黃海等海區分離獲得了豐富多樣的微生物資源,建立了我國近海海洋微生物資源庫。通過對菌種功能篩查和定向研究,將所整理的資源分為生態環境益生菌 (光合細菌為主)、潛在藥源菌(放線菌、真菌為主)、環境污染修復菌(例如石油降解菌)等類群并將資源信息上交國家海洋微生物資源平臺。這些在海洋微生物方面研究的經驗和資源將為未來和德國學者在這個領域展開進一步的深入合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過去的十年中,德國萊比錫大學生化研究所微生物與生物過程技術課題組專注于放線菌來源的聚酯水解酶的分離、表達、定向進化、降解機理分析以及水解酶生物反應器的研發和其在其他生物化工領域的應用,并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十數篇及申請兩項相關專利,是微生物降解聚酯塑料領域的先鋒團隊。最近,他們和日本的一個課題組分別證實了利用分泌PET水解酶的放線菌株進行全細胞催化降解PET以及其他聚酯塑料可能性。他們的技術平臺必將為未來展開的中德在利用海洋微生物資源降解塑料垃圾的合作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中德雙方共同開展科學研究 
  孫承君研究員表示,中德雙方希望通過本次交流、互訪,共同開展針對海洋塑料污染與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增進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萊比錫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加強雙方技術上的交換和互補,特別是為充分了解雙方國家研究和科研體系、最大化利用對方卓越的科研基礎設施以及共同利用類似黃海近海海域這樣的獨有研究場地提供了方便條件,也為以后開展更長期有效的國際交流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項目內容角度,針對黃海塑料垃圾污染現狀,雙方合作開展塑料污染物表面菌膜生物多樣性的分析以及潛在的聚酯水解酶的功能基因篩選研究,為評估在自然條件下海洋微生物對聚酯塑料垃圾的侵蝕以及潛在的降解可能性打開新的視角,也為減少海洋塑料污染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挑戰提供新的思路。海洋微生物尤其是放線菌類的多樣性將為分離篩選全新的聚酯水解酶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也為海洋微生物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在生物化工領域的利用提供新的參考。 
  塑料垃圾破壞、威脅海洋環境 
  ■1997年有超過64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2005年每平方公里的海洋表面有超過13000件塑料垃圾,2006年這一數據為18000件。 
  ■2010年,中國沿海居民產生了882萬噸的塑料廢品,幾乎占全球塑料廢品的27.7%。其中有132萬~353萬噸的塑料廢品最終成為了海洋垃圾。 
  ■60%~80%的海洋碎片來自于陸地,且這些碎片中約80%為塑料。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確保實現“十 
  7月1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到省環保廳調研。這是趙克志在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參觀環境應急監測設備展示,詳細詢問設備應用情況。   7月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六盘水市| 保康县| 南昌县| 南郑县| 天等县| 罗源县| 康乐县| 屯门区| 星座| 曲麻莱县| 兴义市| 福鼎市| 永定县| 潢川县| 锦州市| 乐至县| 神池县| 隆子县| 佛山市| 深泽县| 田林县| 青神县| 余庆县| 和硕县| 邻水| 西安市| 卓尼县| 收藏| 明溪县| 右玉县| 阳曲县| 江川县| 奎屯市| 灵丘县| 大城县| 攀枝花市| 石棉县| 高雄市| 拉萨市|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