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協委員宋如亞:建議規范處置利用一般工業固廢 |
(時間:2019-1-16 10:47:55)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的重大要求,但目前全省普遍對固體廢物中的一般工業固廢處置關注度不高,存在處置現狀不明、處理能力不足和監管不到位等現象,對此,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宋如亞建議,應參照環衛部門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明確由一般工業固廢主管部門主導建立收集、運輸、處置體系,實現全過程規范處置。 據了解,一般工業固廢系指未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 5085)和《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及《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測定方法》(GB/T15555)判定不具有危險特性的工業固體廢物。其類別較為復雜,處置難度較大。 以無錫市為例:2017年,該市一般工業固廢總量為1029萬噸,其中粉煤灰、爐渣、冶煉廢渣、脫硫石膏等891萬噸,城鎮污水處理和工業污泥69萬噸,其它類一般工業固廢69萬噸。目前,除了其它類以外的一般工業固廢基本能夠得到規范處置。其它類一般工業固廢產生比較分散、組分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邊角料、塑膠橡膠廢料、電子廢料、紡織廢料、汽車修理廢料、廢紙、廢包裝、中藥廢渣等,很多企業反映“埋不了、燒不掉、沒人要”等情況,長期堆積,占用了倉庫、廠區,不僅影響日常生產,影響環境,還存在火災等安全隱患。 宋如亞認為,目前,工業固廢處置涉及環保、工信、發改等部門職責,但實際情況是環保部門更多的關注危險廢物處置,住建部門關注生活垃圾處置,工信部門關注企業生產,商務部門關注高附加值可回收物處置,對一般工業固廢沒有明確的監管體系,從而導致監管失位,存在環境風險。同時,由于未建立專門的收運處理體系,給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帶來沖擊。很多工業企業普遍將一般工業固廢中的其它類固廢混入生活垃圾,依托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施處置。加之,其處置利潤低,回收價值更低的一般工業固廢很少問津。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一般工業固廢混入生活垃圾處理的量,一般城市達到2%~5%,部分城市超過10%。例如:常熟市2017年城鄉生活垃圾產生量約80.3萬噸,一般工業固廢混入處理量約14.6萬噸、占到18%,導致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燒廠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且縮短了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設計使用年限。目前部分生活垃圾煙氣、飛灰等排放不達標,很大原因是焚燒廠混入了一般工業固廢所致。 為此,宋如亞建議,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督促企業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路徑,切實減少工業固廢的產生,鼓勵企業建設固廢自行利用和處置設施;參照環衛部門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明確由一般工業固廢主管部門主導建立收集、運輸、處置體系,實現全過程規范處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利用規劃,積極拓展處置渠道,配套處置設施,增強固廢處置綜合能力;嚴格落實進口廢物“減存量、控增量”的任務要求,進一步加大力度,大力削減進口廢物量;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一般工業固廢處理收費制度;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探索優化以環保、節能指標為主要依據的行業準入和退出機制。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