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將啟 兩年內形成全國示范 |
(時間:2019-1-22 9:03:01) |
1月21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國務院辦公廳已于近日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部署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預計兩年內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啟動試點城市篩選工作,組建專家團隊,指導各地試點實踐。” 根據《方案》,所謂“無廢城市”,就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廢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廢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 劉友賓介紹,早在2018年初,“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就列為中共中央深改委2018年工作要點。生態環境部組織力量深入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多次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研究制定《方案》。開展試點建設是從城市整體層面深化固廢綜合管理改革和推動“無廢社會”建設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 《方案》提出,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適當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圍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到2020年,系統構建“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探索建立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為建設“無廢社會”奠定基礎。 記者注意到,《方案》共列出六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實施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大宗工業固廢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同時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強化危險廢物全面安全管控。 事實上,首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以來,全國多地工業固廢危廢問題頻頻被查,比如遼寧鞍山市臺安縣多個村莊附近發現大量油泥油渣等危廢被非法傾倒在19個坑塘中,總量約3.5萬噸,現場景象令人觸目驚心;高義鋼鐵藐視法律,數百萬噸鋼渣長期違法傾倒農地;綿陽市失職失責、整改推進不力,210萬噸磷石膏仍堆積如山;沙鋼百萬噸鋼渣棄置長江邊蘇州、張家港市被批“以罰代管、一罰了之”等。 為此,生態環境部在去年5月啟動了力度空前的“清廢”專項行動,3000人、150個督查組,分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劍指固廢環境違法行為。 一位來自生態環境部的官員對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為遏制固廢非法轉移傾倒案件多發態勢,及時消除環境安全隱患,以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扎實推進凈土行動的重要舉措。生態環境部將依法查處企業非法轉移傾倒行為,嚴肅問責監管失職瀆職人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程會強認為,應加強全程監管,從源頭上杜絕固廢非法處置。要實行區域聯防聯控,形成“天網地眼”,堵住非法轉移的途徑。 此外,上述《方案》還提出,要強化頂層設計引領,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推行農業綠色生產,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