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濟南生活垃圾回收率缺口大 今年或將建廚余垃圾處理廠 |
(時間:2020-1-19 12:32:21) |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城管局了解到,根據相關要求,濟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年底前須達到35%。目前濟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現狀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 濟南全市每天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7500噸,在回收利用體系上,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數據統計不健全;廚余垃圾分為餐廚垃圾和居民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已建立完善體系,可完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7.5%,居民廚余垃圾回收利用體系,有待建立。濟南今年或將建設居民廚余垃圾處理廠,正在進行居民廚余垃圾協調處理試驗,同時將在全市設置120余處廚余垃圾就地處理點。 46個城市31個出臺法規強制開展前端,濟南未在列 不少黨政機關,垃圾分類并未覆蓋 記者了解到,濟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指所有生活垃圾里面單獨分出來的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占全部生活垃圾比例。據介紹,目前,濟南市可回收物數據尚未完全統計;廚余垃圾中的餐廚垃圾已形成回收利用閉環,然而居民中的廚余垃圾回收利用體系,仍然有待建設。 據了解,在國家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中,已有31個城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代表著前端可以強制開展,濟南未在列,目前濟南只能引導和規范。濟南市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指出,2020年,濟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標可能有點壓力。 據悉,目前濟南市可回收物收運大多不規范,為騎著三輪車收廢品的來收。“自己家里最近有一些廢舊報紙雜志需要處理,每次都是聯系同一個大姐上門來收,他們都是自個收自個的,沒有規范一說。”住在名士豪庭的趙先生表示。 “我們需要相關部門牽頭,城管部門配合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納入垃圾分類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按照可回收物的標識以及相關要求進行規范。”濟南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以農村陽光堆肥房、城區小型處理器為依托,截至2019年底,34個社區、131個村莊已實現“四分類”全覆蓋,然而這也只是冰山一角,近日,記者走訪不少單位、學校、街道、黨政機關,發現除試點街道社區外,全市垃圾分類覆蓋率比較低。濟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年底前須達到35%,為此,2020年,濟南市可回收物行業體系建立勢在必行,急需完善。 東部大件垃圾處置中心 每月能處理約900噸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可回收物中的大件垃圾,可回收利用體系較為完善。近期,如廢棄的沙發、床墊等有了新去處——濟南東部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大件垃圾處理這一體系,2018年濟南市城管局開始建設,2019年下半年基本建立了大件垃圾收運以及運輸體系。據介紹,濟南東部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目前可回收率達95%。 “1月15日,物業人員在東圩門外街發現了一些廢棄沙發、椅子、桌子,立即拍照上傳到東關街道大件雜物清理群,隨后保潔人員便用板車運到東關街道大件垃圾暫存點。”東關街道歷園小區中科物業賈前平表示,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會定期來拉走,進行處理。 “目前我們主要承接歷城、歷下、市中、槐蔭區域,不少街道辦事處這兩年都設有大件垃圾暫存點,特別是市中區每個街道辦事處均設立暫存點,其他三區比例也很高。”濟南東部、西部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負責人陳康寧表示。他指出,目前有專門的收運體系,環衛所、環衛工、物業、街道辦等都是大件垃圾的提供者。 東部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位于世紀大道和大正路交叉口附近,廠房一期整體面積11400平米,占地面積9800多平方米,2019年9月運營,11月資源化生產;二期規劃20000平米。一到達廠房,只見大件垃圾正在經過過磅、拆解、分解、資源化等環節,達到資源化回收。據介紹,該中心設計日承載處理能力100噸,現在每天接收30噸左右,每個月大概收900噸。 據悉,該中心統計的大件垃圾中木頭占65%、金屬占15%、海綿和皮革占10%、纖維占5%、其他占5%。其中木頭材料做成生物質燃料;金屬運到廢棄鋼廠,進入再生資源可回收體系;纖維、皮革、海綿等都運到相應的再生資源可回收體系。 “然而,大件垃圾只占可回收物中極小的一部分,但體積大。” 相關城管工作人員表示。 居民廚余垃圾正試驗協調處理 今年有望建立居民廚余垃圾處理廠 濟南廚余垃圾的餐廚垃圾和居民廚余垃圾的收運與處理能力又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廚余垃圾中的餐廚垃圾由濟南十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處理。對于餐廚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完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比例,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主任陳振華表示,可以達到7.5%。 “居民廚余垃圾,今年計劃通過擴大就地處理規模,讓十方公司利用剩余產能協調處理,2種方式進行資源化處理,同時,今年有計劃建設集中處理廠,方便日后大規模處理,提高回收利用率。”濟南市城管局設施管理處處長郝寶永表示。他說,目前正在試驗居民廚余垃圾收集成分和十方公司的協同處理是否可行。今年第一季度先進行嘗試,屆時看看效果。 據了解,全市餐廚垃圾每天實際處理量600余噸。目前全市配備了餐廚垃圾專用運輸車輛,十方公司簽約4200余家餐飲單位。 “收運來的餐廚垃圾,我們主要是通過厭氧發酵方式處理,將產生的沼氣提純制成天然氣,將廢棄物油脂制成生物柴油,最終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十方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專業的垃圾處理設備,使之變成天然氣、生物柴油和肥料等,實現循環利用。 據統計,截止2019年10月底,濟南市建成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以來,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39萬噸,制備天然氣1100萬立方米,生產粗油脂9500噸。“你家天然氣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濟南市城管局設施管理處處長郝寶永說。 “下一步將計劃在全市三星級以上酒店、黨政機關食堂、3000人以上就餐的餐飲場所設置就地處理廚余垃圾,其中,學校有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大型企業單位食堂有齊魯制藥、重汽、浪潮等,總計約120余家。”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主任陳振華介紹。據介紹,120余處,每天就地處理總量將在100噸左右。 國家2020年要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46個重點城市要實現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目標,其中濟南在列。陳振華表示,“濟南建立了有害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目前已形成閉環,我們今年將計劃對有害垃圾,前端投放收集全覆蓋;可回收物規范現有的收集處理體系,建立健全數據統計體系;廚余垃圾利用就地處理和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協同處理全面開展。”
|
|
|
|
推薦圖片 |
 | 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京召 | 12月22日至24日,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