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戰"疫"處置醫療廢物九百余噸 環境執法觸網監管 |
(時間:2020-3-4 10:31:53) |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白志紅28日在蘭州介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甘肅不斷加強醫療廢物環境監督管理。1月20日至2月26日,全省累計產生醫療廢物935.77噸,全部得到及時、有效、安全處理處置。 當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疫情發生后,我廳每天調度督導全省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處置情況,做到來源清楚、去向清楚、處理結果清楚。”白志紅表示,目前全省14個城市正常運行的18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醫療廢物總處置能力為90.95噸/天,完全滿足當前醫療廢物處置要求。 同時,甘肅省生態環境部門運用“互聯網+監管”信息化平臺,采取污染源自動監控、移動執法系統、無人機巡查航拍等多種方式持續對轄區重點污染源企業、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生產儲存和處置單位、城鎮污水處理廠(站)、垃圾處理填埋場、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要環節開展監督執法和服務指導。 據統計,1月24日至2月26日,甘肅全省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6574人次,檢查各級醫院醫療定點機構、污水處理站和醫廢處置中心等重點單位4731家次,其中醫療機構3535家次,醫廢處置中心158家次,污水處理廠549家次,累計檢查發現的34個問題已幫助指導整改到位。 白志紅說,為確保疫情期間環境質量,該廳還對空氣、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等生態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每天向 社會發布空氣質量預報。根據監測數據,疫情期間甘肅123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 白志紅透露,下一步將通過完善應對措施,全力抓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提升環境監管服務質量、強化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優化行政審批服務等重點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支撐和保障。
|
|
|
|
推薦圖片 |
 | 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京召 | 12月22日至24日,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