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圳緊急研發并運行醫療廢物智慧監管系統 |
(時間:2020-3-30 10:13:03) |
“現在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每天花半個小時就能完成全市醫療廢物收集統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睆V東省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固廢處處長林衛強感嘆。記者了解到,這得益于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在疫情期間緊急研發的醫療廢物智慧監管系統,它讓醫廢處理監管從十幾個單位專人每天90分鐘縮減至固廢處一人每天30分鐘,在減緩工作壓力的同時提升了工作效率。 單線變雙線,閉環管控降風險 “固廢系統早就有了,但是功能不夠全面,與其他系統沒有聯通,可視化程度低,對于監管疫情期間的醫療廢物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智控中心負責人毛慶國告訴記者。 據介紹,原來的固廢系統只有單線填報功能,僅能滿足終端的數據匯總。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僅靠掌握醫療廢物整體數據不足以戰勝它所帶來的高風險,務必實時管控醫療廢物處置的全流程。 人手吃緊,系統跟蹤不到位,情況緊急,怎么辦?“立即開發新系統,從源頭收集貯存、中間收運轉移到末端安全處置,全鏈條進行閉環管控!鄙钲谑猩鷳B環境局局長劉初漢發出命令。 記者了解到,醫療廢物智慧監管系統借助電腦端管理平臺以及手機端APP,利用遠程攝像監控、轉運車輛GPS定位、系統自動監控及異常預警等科技手段,對醫療廢物從“產生到銷毀”的全過程進行監管,把傳統的單線填報轉化為雙線監管。 “系統從著手開發到正式上線,前后花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以‘深圳速度’挑戰疫情蔓延態勢!绷中l強說。目前,醫療廢物智慧監管信息系統已 正式上線,從醫療機構、收運處置單位到監管督導單位,由點到線,全面構筑抗“疫”智慧防線,實現疫情防控和醫療廢物處置雙保障。 手動變自動,智能生成提效率 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南山管理局局長張興正介紹,為解決過去醫療廢物重量不精確的問題,南山區率先在轄區內6家醫院使用醫療廢物專用智能秤,變手動稱量為自動稱量,采用無線信號傳輸完成醫療廢物生成、流轉的實時信息采集。利用電子二維碼信息化技術手段為醫療廢物生成“專屬身份證”,使產生點情況、稱重時間、重量、類別等信息電子化。 同時,同步上傳轉運司機及車輛信息、電子聯單、運輸時間、車輛運輸軌跡等一系列數據至系統后臺,改變以往轉運全憑司機自覺的情況,為監管部門實時查詢、全程監管、追蹤溯源提供有力依據。 “一般性醫療廢物規定要在48小時內進行收運,新冠肺炎醫療廢物則要日產日清,如果處置單位超期未收運,系統將會自動發送紅色預警告知監管人員。”南山管理局執法科負責人易堯告訴記者。這一操作有效方便了監管人員實時、精準把控醫療廢物轉運情況。 此外,醫療廢物智慧監管信息系統中的智能日報功能可自動對每日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生成包含當日處置情況、收運量趨勢以及累計處置情況的文字描述,為生態環境部門每日迅速掌握全市醫療廢物概況提供了便利。 靜態變動態,功能細化減壓力 打開運輸車輛監管頁面,一張深圳地圖出現在眼前,選擇其中一輛收運車輛,即可動態看到這一車輛正在哪條路上往哪個方向行駛。地圖下方還顯示了車輛的車牌號信息、司機名字、聯系方式以及運輸單位等信息,可實時掌握醫療廢物動向。 “如果運輸車輛在某一個地方停留30分鐘以上,監管系統就會發出預警信號!鄙钲谑猩鷳B環境局固廢處工作人員劉川介紹。 深圳市益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為深圳市唯一一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為加強監管,同時避免執法人員現場監管造成二次污染,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天地互通公司在益盛公司安裝了15個攝像頭進行遠程監管。 監管系統通過聯通視頻數據,把益盛公司的監控畫面連接至電腦及手機端,監管人員可24小時實時監控整個處置過程,確保醫療廢物100%安全處置。本月底還將實現視頻通話功能。 在末端處理上,監管系統還接入了處置單位的煙氣、廢水、廢氣等監控數據,確保醫療廢物焚燒后達標排放,將監督執法的觸角伸至醫療廢物處置現場。 “有了這個監管系統,我們在醫療廢物監管上底氣更足了!睆埮d正感嘆道。
|
|
|
|
推薦圖片 |
 | 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京召 | 12月22日至24日,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