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qū)雜志 |
上海將實現95%以上居村及單位垃圾分類實效達標 |
(時間:2020-4-16 12:25:31) |
2020年,上海將深入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實現95%以上的居村及單位垃圾分類實效達標、85%以上的街鎮(zhèn)分類實效示范,確?苫厥瘴锘厥樟6000噸/日以上,有害垃圾清運量達到1噸/日以上,濕垃圾分出量達到9000噸/日左右,干垃圾處置量控制在16800噸/日以下。 4月15日,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lián)席會議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2020年,上海將在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實效、著力完善全程分類體系、攻堅突破重點難點問題三個方面,持續(xù)用力,補足短板。 除了深入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外,上海今年還將著力完善全程分類體系:積極提升分類收集、運輸能力,加強車容車貌管理;優(yōu)化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功能布局,完成6000個居住區(qū)服務點功能提升;加快推進末端設施建設,新增干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3450噸/日,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同時,攻堅突破重點難點問題:堅持條管塊督相結合,有效提升高校、醫(yī)院、交通樞紐等場所分類實效;進一步落實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責任;采取“科技+管理”模式,破解誤時投放點管理、破袋投放引導、郊區(qū)農村濕垃圾就地處理等難題;突破產業(yè)、政策、地域限制,拓寬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渠道;積極推進快遞、餐飲、旅館等行業(yè)源頭減量,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135個街鎮(zhèn)成功創(chuàng)建為“示范街鎮(zhèn)”(示范率61.8%),10個區(qū)創(chuàng)建成為“示范區(qū)”。對照居住區(qū)垃圾分類“五有”達標標準,全市1.3萬余個居住區(qū)(村),2019年分類達標率由2018年年底的15%提高到90%;單位達標率總體為87%;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日、環(huán)比增長431.8%,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日、環(huán)比增長504.1%,濕垃圾分出量7453噸/日、環(huán)比增長88.8%,干垃圾處置量17731噸/日、環(huán)比下降17.5%。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