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珠海:“全量焚燒”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
(時間:2020-7-28 9:42:29) |
7月23日從珠海市垃圾分類辦獲悉,7月1日起,全市生活垃圾全部運至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一、二期項目和市固廢處理中心的垃圾發電廠焚燒處理,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珠海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隨著物質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同時,生活垃圾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垃圾圍城”成為城市發展面臨的一大隱患。正因如此,如今垃圾分類不再止于道德倡導,而是通過行政手段進入“強制時代”。大力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引導人們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無廢城市”邁進,已是全社會的共識。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收集、轉運、處理、再利用等多個環節,只有每個環節做到分類處理,才能真正做到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如果說把垃圾分為“干垃圾”“濕垃圾”等是從源頭上開始減負,那么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則是從終端做好垃圾分類的有力舉措。 據統計,珠海市生活垃圾日均產生量約3000噸,在此之前,填埋處理約占45%,存在占用土地、污染水土等問題。而垃圾焚燒不僅能高效消化生活垃圾,還可以用于發電、供熱,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 垃圾焚燒后是否會產生二惡英等物質而發生二次污染,目前現有垃圾焚燒技術及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經成熟穩定,排放可以達標。但仍要做好污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終端處置能力。認真做好相關工作,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就不會對居民生活產生任何影響。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要不斷創新垃圾焚燒處理技術,提高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垃圾分類是考驗居民道德素養、公共治理能力以及垃圾分類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只有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實處著力才能解決垃圾分類難題,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