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安徽省首個垃圾分類數字化監管平臺上線 |
(時間:2020-8-5 14:14:49) |
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做得怎么樣,工作人員不用跑現場查看,在后臺就能看得一清二楚。8月4日,記者從合肥市蜀山區城管局獲悉,全省首個垃圾分類監管平臺上線,能夠實施監測分析居民垃圾分類情況。 8月4日,記者在蜀山區垃圾分類中心看到,這個有著“最強大腦”的垃圾分類監管平臺清楚記錄了每個小區垃圾分類點的具體位置,以及小區內居民投放垃圾的時間、重量、類型、積分等內容。 8月4日上午8:56,在操作系統上顯示,在稻香村街道印象西湖小區的02回收箱,一位居民扔了1.22公斤的紙張,計重積分共110分。點開攝像頭,就可以實時看到居民扔垃圾的現場畫面。 蜀山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系統能通過后臺分析數據獲取全區垃圾分類整體情況,并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源頭、中途和末端”三大環節的全程監管。 據介紹,2018年初,蜀山區正式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目前,市場化運營戶數7.5萬戶,涉及50個小區,今年10月底,將建成149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站點。據悉,垃圾分類監管平臺上線后,在每個點設置攝像頭,做到實時監控,對垃圾分類督導員、群眾垃圾分類情況實現實時回傳。 此外,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均實現一戶一碼。每戶家庭都登記了相關信息,擁有獨立代碼。建立電子信息庫,能夠分析居民投放垃圾是否分類、是否準確,提高居民分類意識。如果居民垃圾分類情況不佳,垃圾分類督導員和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會要求進行溯源整改。 蜀山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垃圾分類相比,垃圾分類監管平臺有電子臺賬,能夠通過實時數據,細化到源頭,了解每戶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情況。目前該監管平臺還處于試運行階段,也是一種垃圾分類監管探索,后期還要優化和完善垃圾分類監管平臺相關功能。 “我們借鑒了上海、廈門等先發地區的經驗,計劃在按照每個小區300-500戶居民設置1處集中投放站點!苯衲9月,蜀山區將啟動垃圾分類第三輪招標,加快建設集中垃圾分類站點,逐步實現全域垃圾分類全覆蓋。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