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浙江溫嶺啟動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工作 |
(時間:2020-8-10 12:10:43) |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5%,資源化利用率達99%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88.9%……近年來,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上,溫嶺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7月31日,溫嶺召開新聞發布會,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一體化工作,實現生活垃圾前端、中端、末端閉環管理,促推垃圾分類工作再邁新臺階。 創推“物業+”模式源頭疏通垃圾分類難點 今年4月,溫嶺抱得一項“大獎”,成為“2019年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優秀單位”,這一榮譽的背后積淀了溫嶺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漫長付出。早在2016年,溫嶺市開始在政府、學校等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試點工作。近年來,垃圾分類工作走在臺州前列的溫嶺,更是致力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在省內率先出臺《市物業管理區域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將物業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納入市對鎮(街道)“物業革命”考核;要求每個物業小區均組建一個垃圾分類專項工作組;表彰垃圾分類工作優秀的物業企業,出臺獎補辦法…… 為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溫嶺開展專項行動,并創推“物業+”模式,通過物業媒介,建立起與居民無縫對接的橋梁,提升垃圾源頭分類的參與率與準確率,啃下垃圾分類工作的硬骨頭。今年,該模式還被選為浙江省七大推廣模式之一,提供了垃圾分類工作的新思路。 “我們從2018年起推動該模式的實施,總體來說,當前居民垃圾分類的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完全可以滿足直接處理的要求,基本不需要二次分揀。”溫嶺市分類辦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溫嶺全市參與垃圾分類的物業服務企業共有45個,參與垃圾分類的物業督導員隊伍達665人、物業分揀員隊伍達286人,可輻射周邊138個居民小區,服務家庭5.97萬戶,物業小區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100%。其中,20個試點小區已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全覆蓋。 試行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重點攻克終端處理關卡 7月30日上午,溫嶺錦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垃圾卸料間忙碌不已。滿載著溫嶺多個區域易腐垃圾的運輸車駛來,將這些垃圾緩緩倒入卸料間的接料斗中。幾分鐘后,它們將被一些“大家伙”預處理,再經厭氧發酵轉變為有機物,投入循環使用。這是溫嶺今年在垃圾分類工作領域的新嘗試——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當日,該項目由調試階段轉入試運行階段。 溫嶺共有城南垃圾焚燒發電廠和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兩座垃圾處置終端,每日可處理2400噸的生活垃圾。但易腐垃圾未能實現全面規范化處理,成為當下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終端處置工作的一大關卡,而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的試行,為此提供了出口。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的“預處理+厭氧發酵”是當前易腐垃圾處置的主流工藝之一,項目設計每日可處理易腐垃圾150噸、廢棄油脂20噸、糞便50噸,可基本滿足易腐垃圾全面規范化處理的需求。 “今年5月,我們嘗試在部分學校和機關單位收運易腐垃圾,在完成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同時進行資源化利用。”溫嶺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林清福表示,在試行的五六兩月中,共收運易腐垃圾1159.34噸。 目前,溫嶺市正著手推廣易腐垃圾運收的范圍,9月起將擴大至太平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橫峰街道、東部新區范圍內的學校、機關單位、超市、大中型餐飲店。“我們預計年底在全市全面實行易腐垃圾收運工作,同時完善規劃收運路線與時間,并做到全流程實時監管,確保生活垃圾閉環管理工作長效運行。”林清福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