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57個試點單位帶動垃圾分類 |
(時間:2020-8-11 8:47:20) |
8月7日,生活垃圾分類“大練兵”活動第五站走進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在該區57個試點單位帶動下,垃圾分類正成為徐水城區居民生活新時尚。 據介紹,徐水區總面積72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0萬人,全區總人口64萬人。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指示精神,該區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明確了任務、分工、標準、時限等具體要求。當天上午,市執法局多個部門及來自我市多個縣(區、市)的垃圾分類相關負責人走進徐水區,先后參觀了區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尚品小區、水岸華庭小區、晨陽集團等單位的垃圾分類情況,并觀看了分類記錄片,聽取了徐水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經驗介紹。 在工作中,該區確定了“示范先行,試點帶動”的推進思路,在全區范圍內確定30個黨政機關、7所學校、5所醫院、11家企業、2個社區(5個小區)和2個其它公共機構為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單位,分批有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投入390余萬元,在試點單位設置了20套智能垃圾分類設施,投放了300個分類垃圾桶,購置了6輛專用垃圾清運車,確保了硬件設施配置到位,有力推動了垃圾分類各項工作開展。 同時,該區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功能,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載體來抓,投資1100余萬元建設了14座“四位一體”的生活垃圾轉運站,內含生活垃圾轉運站、公共衛生間、執法工作站、職工工間休息室,設置了1800個分類垃圾箱、1700個垃圾收集桶,減少了垃圾的二次污染。同時,切實推進有害垃圾暫存點建設,規范有害垃圾運輸、存放和處置。 在宣傳教育引導方面,該區持續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公園活動,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印有垃圾分類圖案的手提袋等不同形式宣傳品6000余份;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利用LED電子屏、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類平臺,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幼兒、中小學教育和社會實踐內容,培養少年兒童的自覺意識,形成“家校社區”互動,積極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行動的生活垃圾分類格局。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