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浙江溫州龍灣永興街道創建全省首個垃圾分類“無桶村” |
(時間:2020-8-18 9:54:51) |
永興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努力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全面落實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社會動員,做到垃圾分類全覆蓋。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永興街道充分調研,對標垃圾分類工作總體要求,因地制宜,改革創新,提出下興村生活垃圾分類“無桶村”試點專項方案,探索建立自治型垃圾分類村居。 堅持帶頭實踐,當好“領頭雁”。為做實下興村垃圾分類工作,街道充分調動基層黨組織、村委會、黨員志愿者積極性,形成“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讓村級黨建引領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助推器”。建立了“村兩委干部—黨員—網格員—志愿者”機制日常管護網格,扎實開展環境治理志愿服務,幫助村民清潔環境衛生,督導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確定2名垃圾分類專職督導員,每日固定在崗,清潔垃圾房衛生,引導村民準確投放垃圾,推動形成人人會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目前已完成房前屋后亂堆放清理整治,村居路面保潔強化,老舊公用垃圾站全面撤桶,村居環境得到美化。 堅持長效管理,筑好“保障線”。全力打造生活垃圾分類“無桶村”,實行垃圾定時上門收運制度,每天早、中、晚三次到村居內收運生活垃圾,錯過收運時間及未分類的垃圾不予收運。聯合執法中隊加強執法支撐,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執法列入日常工作,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執法行動,使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和困難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下步將結合龍灣區“雪亮工程”設置監控系統,在村居合理布置監控系統,對不配合分類、偷倒亂搭現象進行抓拍取證,在村公示欄進行公示。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及綠色積分制度,實現在家分類投放,上門分類收運,終端分類消納生活的垃圾全程分類體系。 堅持宣教引導,架好“連心橋”。下興村狹小擁擠、環境基礎薄弱,沒有業委會和物業,外來租戶無業多、流動快。如何指導督促這里的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是擺在街道和村委面前的一道難題。對此,街道和村委會通過走訪調研和溝通協調,認真分析居民居住情況和垃圾投放量,在村居內設置形式多樣的宣傳版面和海報,利用黨組織生活、全崗通走訪、宣傳活動等方式,動員素質高、有能力的居民組建志愿者和分揀員團隊,發放入戶資料1000余份,組建了一支10人的宣講員隊伍開展入戶宣傳。在街道、村委會、志愿者和勸導員的努力下,下興村居民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定時投放的良好習慣,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人人皆知,人人參與。 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關鍵在于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下一步,下興村將繼續加強管護,創新舉措,健全維護現有“無桶村”管理機制,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美化村居人居環境,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