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從限塑到禁塑,塑料污染的“紓困”如何解? |
(時間:2020-9-29 10:40:29) |
從限塑到禁塑,治理塑料污染是典型的知易行難! 1、塑料污染就在我們身邊 塑料是現代生產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礎材料,人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塑料制品。然而,不規范地生產、使用塑料制品和處置塑料廢棄物,浪費能源資源,加劇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加大了資源環境的壓力。中國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所做努力將影響深遠。積極應對塑料污染,事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也是“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任務。 當前,歐盟一直積極推動塑料治理國際合作,希望在國際層面上發揮領導作用,促進全球塑料協議的達成,并推廣歐盟在塑料循環經濟領域采用的方法。日本也期望將其關于塑料治理的技術、革新、環境基礎設備推廣到全世界。 中國作為塑料生產和消費的世界第一大國,除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必將在全球塑料治理的合作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利益相關方就是企業,企業不僅是生產塑料的源頭,也是塑料消耗的大頭。 繼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之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近日又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吹響了新一輪塑料污染治理的進軍號角。其實,面對無法回避的塑料污染,我國早已行動起來了。從生產源頭到終端消費者,要承擔共同而有差異的責任。 相信隨著更嚴格管理措施的出臺,再加上柔性的社會倡導,政府、社會和個人能共同探索出一條控制塑料污染的辦法,為保護生態環境找到行之有效的路徑。 我國“限塑令”已經走過12個年頭,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等多種固體廢物的“洋垃圾”禁令實行也已超過兩年。但,塑料污染并沒有離我們遠去。 2、劍指包裝污染,中央地方多箭齊發 從“限塑”到強化“禁限”到細化法律責任,我國對塑料污染的治理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著眼于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限塑令”實施后的數年也是我國快遞業發展的一個高峰,這使“白色污染”加劇,也促使“禁塑”必須提速。 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快遞業務量呈整體上升趨勢,2019年的快遞年業務量已經劇增至635.2億件,約是10年的27倍。雖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仍達到了335.6億件。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特別是近三年,同比增長率在20%以上。以這個增長速度,快遞年業務量將很快突破千億件。 7月28日,發改委、商務部、郵政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到,“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質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并呈快速增長趨勢”。 標準化是目前包裝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向。快遞包裝以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作為工作方向,那么企業具體行動工作上的效果又如何? 日前,10部委、34個省市自治區,共商解決塑料污染物解決之道。會議要求,要突出重點,細化措施,全面系統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管控好生產源頭,對生產企業進行摸排,堅決打擊違法違規生產行為。 引導好消費使用,在電商快遞、連鎖商超、餐飲等領域構建綠色供應鏈,倡導綠色消費。前不久,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綠色商場、綠色餐飲、電子商務平臺、再生資源回收等工作中,增加禁塑限塑相關要求。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未來三年我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基本建立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 在業內看來,上述各項要求劍指我國海量包裝污染。 據了解,包裝垃圾往往以紙張、塑料為主,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以快遞包裝為例,常用的透明膠帶、塑料袋等材料,主要原料都是聚氯乙烯,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伴隨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快遞包裝物的使用量同步增長。經初步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并呈快速增長趨勢,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相關部門負責人針對《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時也指出,系統部署近3年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對于解決我國快遞業污染及浪費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而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對“限塑”提出了更明確的目標,重點在督促執行,強化落實,確保任務完成。 短短半年內,高層密集表態,展現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決定和信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意味著從“限塑”到“禁塑”的步伐加快,從原來的“快步走”變成如今的“快步跑”。 現階段,減少塑料制品使用,對普通人而言多少會增加點麻煩。須理解的是,踐行環保理念、治理塑料污染確實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但,面對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破壞,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在廣州正式 | 9月22日,全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廣州正式成立,標志著地下污水處理廠這一新生事物將逐步建立行業標準,通過共享行業數據,共克行業難題,共建行業標準,共樹行業形象,為新型生態化基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