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0年底包頭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逾40% |
(時間:2020-12-21 10:17:47) |
醫療機構廢棄物管理是醫療機構管理和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社會開展垃圾分類和處理的重要內容。 目前,包頭市共有醫療機構2180家。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共產生醫療廢物1685.38噸。為此,包頭市大力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開展全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排查,到2020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已達到40%以上。 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 為全面掌握全市醫療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申報登記工作要求,包頭市每年組織開展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工作。截至目前,納入市固體廢物信息管理系統申報登記的20張以上床位的醫療機構為102家,已按要求開展醫療廢物按日申報工作。 據了解,包頭市集中處置單位包頭市綠源危險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方式為高溫蒸汽和焚燒處置,高溫蒸汽設施年處理醫療廢物規模為2483噸/年;焚燒設施年處理醫療廢物規模為2628噸/年。土右旗小型高溫蒸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年處置醫療廢物規模為87.6噸/年。市生態環境局積極爭取中央資金200萬元,幫助固陽縣、達茂旗購置小型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鑒于白云區每天產生醫療廢物不足10公斤,因此白云區產生的醫療廢物拉運至達茂旗進行集中處置,提高了偏遠旗縣區醫療廢物處置能力。 今年,包頭市2180家醫療機構截至11月30日共產生醫療廢物1685.38噸。其中,包頭市綠源危險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集中處置量為1651.13噸,醫療機構自行處置量為34.25噸。 開展全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排查 今年年初,包頭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旗縣區生態分局對全市營業中的543家醫療機構、1家醫療廢物運輸單位和4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了全面排查。通過排查,除門診、衛生室疫情間處于停業狀態不產生醫療廢物以外,其余運行的醫療機構均能夠按照相關要求對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以及臺賬記錄等各項工作要求進行管理,能夠及時將醫療廢物委托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包頭市生態環境局還制定印發了《包頭市2020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組織旗縣區生態分局開展了前三季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規范醫療廢物貯存、轉運和處置的全過程管理,保障醫療廢物及時、安全處置。同時,成立考核組于今年7月13日至7月31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上半年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共對全市21家醫療機構進行了考核打分,對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并將考核結果進行了通報。 為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市衛健委、生態環境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落實醫療廢棄物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包衛健委發〔2020〕98號),開展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專項檢查。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包頭市綠源危險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4次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已要求企業立即整改,并要求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求貯存、處置醫療廢物,并做好臺賬記錄和轉移聯單辦理,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相關管理規定進行管理,保障醫療廢物得到及時、安全處置。 納入全市“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 今后,包頭市還將進一步健全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突出重點,補齊短板,落實醫療廢物處置“兩個100%”,即全國所有行政區域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尤其是,督促達茂旗、固陽縣加快建設小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逐步解決偏遠旗縣區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難的問題,推動偏遠旗縣區醫療廢物實現集中和規范化處置。 同時,包頭市將繼續加強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與公安、衛健部門積極聯動,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從醫療廢物產生、分類收集、運輸和集中處置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打擊醫療廢物環境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醫療機構(包括小診所)的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環節的監督管理,實現醫療廢物全過程監管,防止其流失、擴散,危害公眾健康、污染環境。 特別是,包頭市將醫療廢物管理納入全市“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中。與市衛健委配合,相關旗縣區政府組織落實,做好醫療廢物的甄別,將未經污染的輸液瓶(袋)等廢棄物納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到2020年底,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達到40%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