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浙江新昌巧用黑水虻 餐廚垃圾消解形成生態產業鏈 |
(時間:2021-1-13 10:42:08) |
每天不間斷“投喂”餐廚垃圾,等待“收獲”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密恐患者直呼“不敢看”,圍觀群眾贊嘆“好家伙”……在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的生產線上,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吸引了不少關注——依靠黑水虻,新昌縣在2020年實現了餐廚垃圾100%無害化處理。 據介紹,黑水虻是一種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采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黑水虻幼蟲生在長期間無時無刻不在進食,因此能夠快速消化餐廚有機質,其分泌的有機酸還能抑制臭氣產生和趨避蚊蠅。 “黑水虻是用于處理餐廚垃圾的理想生物!毙虏h環境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俞伯強表示,以往餐廚垃圾的處理以填埋、焚燒和養殖家畜為主,但填埋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焚燒需要大量成本投資建廠,用于家畜養殖也可能存在同源性危害,黑水虻則沒有這些問題。 新昌縣垃圾處置中心邵光輝表示,一個一平方米大小的框內的黑水虻幼蟲,一天能消耗20公斤經過處理的餐廚垃圾。 “黑水虻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極富價值!鄙酃廨x說,前6天,黑水虻幼蟲消解餐廚垃圾,將其中60%轉換為高質量昆蟲蛋白,40%轉化為有機肥;6天后,黑水虻鮮蟲可直接用于水產養殖,干蟲則被用來制作蛋白飼料;黑水虻“此生”的糞便經發酵腐熟后,還能作為生物肥料用于農業生產。 據悉,自2018年來,新昌縣積極嘗試推廣“易腐垃圾+昆蟲養殖”生態處理模式,除了充分利用生物轉化的有機原料外,還對黑水虻幼蟲進行育種,形成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鏈閉環。 目前,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日均處理餐廚垃圾50噸,基本覆蓋該縣城區學校、食堂、酒店和中大型飯店,每50噸餐廚垃圾可以提煉1噸毛油、培育4噸成蟲、產生20余噸肥料,每年產生經濟效益約700萬元。 “經過黑水虻生化處理轉化后,新昌縣真正做到了餐廚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利用化、無害化處理!毙虏h環境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俞伯強說,新昌縣還利用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的做法,拓展出了一條完整的昆蟲養殖鏈,實現了易腐垃圾資源化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據介紹,新昌計劃在該縣鏡嶺鎮建設一個集養殖黑水虻、農業示范、科普教育、觀光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昆蟲科技產業園”,項目建成后每日可處理易腐垃圾100噸,培育生鮮蟲15噸、產生有機肥15噸,為推進垃圾分類“零填埋”、推動昆蟲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機會。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