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佛山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時間:2021-1-26 14:54:37) |
佛山市中小微企業眾多,危險廢物產生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涵蓋29大類危險廢物。2019年全市危險廢物產生量約38.07萬噸,但截至2019年底市內只有6家危險廢物持證經營企業,處置類別少,處置能力相對較弱,大部分危險廢物依靠外運處置,處置難、收費貴的問題非常突出,嚴重影響中小微企業合法處置危險廢物的積極性。為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危廢出路難題,佛山市在全市率先探索開展危險廢物專業收集試點工作,印發了《佛山市危險廢物收集中轉貯存試點工作方案》等綱領性文件,從安全生產、全過程管理、價格體系、規范化考核、退出機制等進行細化和完善,并規范危險廢物收集標準。 目前,全市已有3家危險廢物綜合收集試點單位,16家危險廢物專業收集試點單位。合計危險廢物收集能力(最大轉運量)達到61.1萬噸/年。通過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轉移試點和向產廢單位延伸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服務,逐步實現各類危險廢物從產生、暫存、轉移到處置整個過程“就地分流、分類收集、安全及時轉移和實時全程監控”的規范化監管目標,提升危險廢物規范、高效的監管水平。 完善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網絡 專業收集模式通過設置市級試點綜合收集單位、專業收集試點單位和二級中轉站,構成分級收集模式,明確重點收集的企業范圍和危險廢物種類,強化前端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專業分類及規范化貯存,在危廢處置矛盾特別突出的區域發揮專業收集的補充意義,進一步完善了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網絡。 緩解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壓力 通過借助市場力量,發動本地企業投資危廢處理產業,自主建設專業門類危廢處理項目,鼓勵其配套建設危廢收集中轉貯存體系;同時鼓勵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建設區域性收集網絡和貯存設施,吸引和動員市外危廢持證單位參與我市危廢的外運處置工作,有效緩解我市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壓力。目前全市已有4家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建設了區域性收集網絡和貯存設施,共有20家市外企業與收集試點單位簽訂合同參與佛山市危險廢物外運處置工作。 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危廢出路問題 專業收集模式使得危廢收集單位的業務規模不再受制于處置設施的能力,賺取的服務費與實際經營的數量成正比,因此對產生者規模的要求不再那么明顯,服務范圍內產生單位密集的,運輸成本也可以按照“拼車”模式,理論上數量多少都可以一視同仁,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危廢出路問題,并顯著降低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從目前調查情況看,中小微企業與處置單位簽訂的危險廢物處置合同費已從前幾年的1萬多元下降到2千多元,在眾多備案試點單位的努力、競爭下,打通省內外以及市內外危險廢物處置處理,處置成本也呈現明顯下降,涉危險廢物環境案件也呈下降趨勢。截至目前,共有3322家企業享受到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試點工作帶來的便利。 行業內的專業化分工大幅提高效率 將專業收集從“收集+處置”的綜合模式中分離出來,專注收集服務,有效對接前端產生者的廢物收集需求、對接后端廢物處置單位的廢物來源,分工的細化有利于通過“合作”提高行業整體運轉效率。過去一個企業多種廢物可能要找幾家處置單位簽合同,現在只需要與一家收集單位簽訂一攬子合同,分類分流的工作交給專業收集單位,產生單位、處置單位業務繁瑣程度大為減輕。從目前調查情況看,之前危廢產生單位與處置單位簽訂合同,從通知處置單位到處置單位來收運危廢至少需要60天以上,但現在由收集單位來收運只大約需要花7天的時間,危廢收運響應時間減少超過50天,危廢收運效率大幅提升。 創新開展危險廢物第三方治理促進危廢產生單位規范化 依托現有的危險廢物收集試點單位,構建完善危險廢物收集中轉貯存網絡體系,延伸開展第三方服務治理,強化前端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專業分類及規范化貯存,提高中小微產廢單位規范收集處理率和規范化管理水平,探索打造具有佛山特色危險廢物“家庭醫生”第三方治理模式。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