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三亞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推動全面禁塑 |
(時間:2021-4-21 11:03:56) |
“從2020年10月開始,全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焚燒發電方式進行處理,我們主要負責做好原有已填埋生活垃圾的后期管理。只有在焚燒發電廠停爐檢修等不能接收生活垃圾的情形下,這里才作為應急處置場所處理生活垃圾。”趙列敏是三亞市垃圾處理場的一名技術員,4月16日上午,他正在開展監測,做好環境管理臺賬。 “近年來,我們對填埋垃圾堆體采用膜覆蓋做好雨污分流,并設置滲濾液導排溝,有效防止土壤受到污染。同時,加強對滲濾液處理站的監管,確保滲濾液運營企業處理后的污水達標排放。” 建成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處理,將農村糞污拉進大型沼氣池發酵,減少土壤污染,促進土壤改良。推動全面禁塑,倡導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方式……三亞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為三亞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1.垃圾焚燒發電 “廢物”變成資源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三亞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處理,為三亞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光大環保海南區域管理中心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鄧恩恩表示,公司始終堅持“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不遺余力地致力于三亞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2012年起,光大環保能源(三亞)有限公司負責三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該項目位于天涯區水蛟村內,占地面積180畝(含一二期、擴建項目),總投資為14億元,總建設規模為2850噸/日,年發電量約為3.75億度。一期項目于2013年6月開工建設,2015年1月建成投產;二期項目于2015年10月開工建設,2016年6月建成投產;擴建工程項目于2019年6月開工建設,2020年10月建成投產。 三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光大環境在海南省投資的首個環保項目,也是海南省、三亞市重點工程項目,是海南和三亞環保生態旅游新概念城市的新名片。 2.推進糞污處理 減少土壤污染 “通過吸糞車每村每戶的作業,避免了糞污亂排亂放情況的發生,也控制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改善了人居環境。”萬保農牧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喻子才介紹,將糞污拉回廠里放進大型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除自用外,多余電力可供給周邊農戶免費使用;沼液沼渣用于生產液體肥和有機肥,部分免費提供給建檔立卡戶。同時也出售給周邊農戶,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污染,促進土壤改良,為三亞綠色農業的高效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據統計,萬保農牧集團有限公司一年可回收約1.4萬立方米糞污,岀售有機肥約4萬噸。 “我們會同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全市19家大型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情況核查。”市生態環境局土壤與農村環境管理科負責人陳國友告訴記者,經核查,萬保農牧集團有限公司等19家大型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均能夠滿足所發生糞污處理的要求。 陳國友說,市生態環境局還開展廁所糞污滲漏對土壤和地下水影響狀況調查。確定廁所滲漏對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影響,掌握廁所糞污滲漏影響范圍和程度,并提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3.推動全面禁塑 倡導綠色生活 2020年12月1日起,三亞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我們超市從禁塑之日起就已經做到提供全生物降解的保鮮袋、保鮮碟。”旺豪超市丹州店副經理哈志英告訴記者,超市內銷售使用的都是符合禁塑標準的全生物降解制品。 除了大型商超,全市農貿市場、旅游景區、酒店、醫院等也是三亞禁塑主要場所。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楊欣說,三亞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進一步暢通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產品的供應渠道,著力解決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等代替產品供不應求的問題,同時鼓勵可循環利用制品的銷售和使用,倡導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方式,以禁塑為抓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我們正在制定《三亞市2021年禁塑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方案》,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生產、銷售、儲存、使用禁止目錄內塑料制品的行為。”陳國友表示,通過案件查辦,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禁止目錄內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懾氛圍。
|
|
|
|
推薦圖片 |
 | 嘉寶莉獲CEC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認 | 3月12日,嘉寶莉集團旗下BB氧吧抗病毒兒童墻面漆、海妮寶貝、海藻泥3代、小清新系列墻面漆、雅晶石、普拉亞藝術涂料和無機涂料等85款產品榮獲CEC(中環聯合)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