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中心城區,每天收運的廚余垃圾有2300噸。通過無害化處理,這些垃圾全部“變廢為寶”,實現了100%的資源化利用。 上午8點,在位于渝北區的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一輛輛滿載廚余垃圾的運輸車已陸續進場卸料,即將進入資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記者來到位于廚余垃圾的預處理車間,各級分選設備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工作。這個車間的主要功能是將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和無機質進行篩分,廚余垃圾當中的比如果皮、蔬菜、殘渣剩飯等有機質,會被打包送往下一個車間的干式厭氧罐進行厭氧發酵。 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的干式厭氧罐單個容量達到1800方。在這里,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將接受18天的微生物厭氧發酵,并轉化為沼氣。市環衛集團渝環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技術設備部主任龍山介紹,1噸廚余垃圾大概可以轉換成100立方米的沼氣。沼氣經過脫水、除塵,然后脫硫、脫碳,制成CNG,通過管道輸送到加氣站,1立方米沼氣,可以產生大概0.5立方米的CNG。 市環衛集團渝環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菊平表示,自去年底投用以來,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已擔負起中心城區全部廚余垃圾的處理重任,每年可資源化利用廚余垃圾133萬噸,實現生產生物柴油5萬噸、發電2億度、生產肥料10萬噸,年產值可以達到5億元。 市城市管理局市容處處長舒亮偉透露,下一步,他們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完善前端以及中間的分類收運模式,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比例,推進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應用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