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已經整整兩年了。兩年來,在全國46個重點先行試點城市的大力推廣下,各地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行為也在逐漸養成。 在垃圾分類的熱潮下,由于可回收垃圾緊密對接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環節,推動了電子垃圾回收利用概念的廣泛普及,大大提升了大眾對電子垃圾尤其是舊手機的回收參與度。 以前,大眾對于舊手機最常用的兩種處理方式分別是閑置在家或者轉贈親友,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專業手機回收平臺、二手交易平臺和手機廠商等正規渠道處理舊手機。除了受垃圾分類推廣因素的影響,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還包括大眾對閑置手機變現意識的提高,以及政府對環保與低碳循環經濟的積極倡導。 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速攀升,導致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問題成為了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減排溫室氣體,我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更是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度成為刷屏的熱詞。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雙碳目標”,迫切需要在各行各業分步驟地落實。降低碳排放強度,助力目標達成,也成為了每家企業的責任與義務。 作為循環經濟企業中的一員,專注手機回收的“閃回收”一直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路上篤定前行。5年來閃回收通過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提升手機的再利用率,直接減少碳排放,同時降低環境污染。 數據表明,回收10000部手機,約等于節約220000度電,相當于減少14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閃回收年均幾百萬的回收量,每年至少能減少數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數千萬度電。根據國家林業局研究,一棵樹每年可以吸收并儲存4-18千克二氧化碳,假設按照年均300萬臺計算,相當于一年種植了約230萬棵樹。 不僅如此,一部廢舊手機的電池對環境可能有害的物質多達20余種,一旦隨意丟棄,這些難降解的污染物將直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對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及影響,最終還會通過飲用水和食物對人體健康產生慢性危害。 自成立以來,閃回收始終秉承盡社會循環經濟責任的核心價值觀,致力于綠色科學回收,服務社會發展。閃回收擁有一套完整的手機循環處理體系,通過對回收的每一部手機進行科學綠色處理,從源頭上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產生。 自從人類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后,便設立了一系列紀念日來提醒全社會共同守護地球生態環境。每年6月,通過世界環境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國土地日,喚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減少生活污染的意識。閃回收也從不缺席,用實際行動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每年都會聯合三大運營商和手機廠商推出一系列以舊換新的特別活動,呼吁消費者選擇正規渠道回收舊手機,借機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節能環保和垃圾分類。 無論是近兩年來如火如荼的垃圾分類風暴,還是今年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都是我國政府為環境保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關鍵舉措,而落實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作為一向走在環保事業前列的閃回收,在未來也將秉承“讓回收更智能,讓環保更便捷”的使命,順應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潮流,倡導節能減排和綠色消費,積極推動國家“雙碳”目標的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