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重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4% |
(時間:2021-9-28 15:28:47) |
新修訂的固廢法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實施半年多來,重慶有哪些新變化?9月27日,記者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獲悉,重慶認真貫徹實施新固廢法,全市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環境監管、環境風險防范“三個能力”顯著提升,固體廢物得到有效處置,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生活垃圾 回收利用率達到35.4% 一直以來,重慶都非常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法治建設,新固廢法頒布以后,立即將新的規定納入正在制定的《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嚴格法律實施,出臺了《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明確生態環境、經濟信息、農業農村、城市管理、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部門環境管理責任。 據了解,目前,重慶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公共機構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覆蓋193個鎮街共587萬戶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4%。建成5個國家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區縣,農村分類示范覆蓋2919個行政村。 對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開展電子廢物 、廢輪胎、廢塑料、廢舊衣服、廢家電拆解等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對352家相關企業和8個集散地實施清理整頓。2020年,全市進口廢紙量16.86萬噸,較2017年降低76.27%,并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 同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中心城區寄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9%,再生資源回收功能基本實現社區全覆蓋,鄉村覆蓋率達50%。 處置利用提升 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達252萬噸/年 為持續提升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重慶編制《重慶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規劃(2020—2035年)》,制定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生活垃圾、污水污泥等專項規劃和方案,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醫療廢物、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分別達4.5萬噸/年、252萬噸/年、1542萬立方米/年,較“十二五”末增加125%、148.8%、846%,總體滿足全市經濟發展和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的需求。 建成投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44座,處理能力分別達到2.9萬噸/日、5651噸/日,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污泥綜合無害化處置率達95.5%,中心城區原生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99.9%。 農業廢棄物治理方面,農膜回收率達87.6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7%。強化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建成建筑垃圾信息監管平臺,投用建筑渣土填埋場45座、裝修垃圾填埋場7座、資源化分選利用設施11座,培育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6個、市級基地5個。 監管執法 立案查處危險廢物違法案件1280件 環境監管執法水平不斷加強,基本建成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大數據平臺,建立產廢單位、經營單位及自行利用處置設施“三張清單”,覆蓋企業7385家,370家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 據了解,重慶實施了“清廢行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專項行動”等系列專項,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類別、重點區域,近3年累計排查相關企業1.95萬家次,立案查處1280件,移送公安機關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6人,破獲九龍坡非法傾倒廢油、長壽區非法傾倒廢堿等一批涉危險廢物重大案件。 2020年,重慶市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的經驗做法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
|
|
|
推薦圖片 |
 | 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發布 | 7月8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發布,并對上榜企業授牌。
▲環境商會秘書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