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記者從廣西自治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一季度視頻例會獲悉,今年廣西將進一步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24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縣力爭年內分別建成1座廚余垃圾處理設施,或跨區域共享廚余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力爭年內全區新增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600噸/日。
今年年內,廣西自治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范圍內分類投放設施要全部達到規范標準設置,同時要增設誤時投放點或采取技術措施,作為垃圾分類剛剛啟動階段的一種過渡措施,方便居民誤時投放,促進準確分類投放;加快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與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兩網融合”,積極探索建立“互聯網+可回收物”回收模式;年內全區要開工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7個、建成投產項目8個,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提升改造項目45個,完成削減46個垃圾填埋場的20萬立方米存量滲濾液,確保存量滲濾液不超過調節池、應急池總庫容的三分之一。同時,將進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全面開展入戶宣傳活動,持續推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
據了解,去年以來,廣西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廚余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不斷加快,目前全區有13個設區市投入使用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共18個,總處理規模達到2105噸/日,同比增長近50%;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快速提高,目前全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25座,垃圾焚燒處理能力2.07萬噸/日,全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73.5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