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兩年來寧夏投入1504萬元支持4家醫療廢物處置企業實施提標改造,新增醫廢處置能力5110噸/年,全區醫廢總處置能力達到14440噸/年;7家企業被納入醫廢協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名單,新增應急處置能力230噸/天,寧夏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寧夏緊盯“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目標,建立統一集成、高效順暢的指揮體系,精準施策及時指導、高效有序處置疫情醫療廢物廢水,各地市全面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預案,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醫療廢物處置和醫療廢水監管服務,通過在線監控、工作調度、現場指導,規范醫療機構、處置企業工作流程,常態化督導檢查疫情防控集中隔離點、省界交通卡口、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點區域和部位,確保醫療廢物規范收集處置。疫情醫療廢物嚴格落實專人收集,專車轉運、專區存放、專送處置措施。
據統計,2020年1月21日以來,全區5家醫療廢物處置企業累計收集處置醫療廢物約1.7萬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0.22萬噸,實現了醫療廢物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日產日清。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衛健委對接入醫療廢水的39家污水處理廠,科學合理設置覆蓋所有定點醫療機構的在線監測點位197個,切實做到實時監控醫療廢水處置全過程,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消毒殺菌措施落實到位,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