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遙感專家李小文院士因一張照片在社交網絡聲名鵲起。如果說李小文院士的走紅是一個意外,那么其倡導成立的中科宇圖與華為之間的緣分,則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得的結果。 中科宇圖:大地圖 大數據 在中科院系的高科技企業里,有一家專注于地圖、遙感科技方向的建設、研究與服務的公司,名為中科宇圖。據介紹,中科宇圖是2001年在李小文院士的倡導下成立的,2001年至2009年期間,李小文出任中科宇圖的法人和董事長,公司主要面向公安、通訊、電力、水利等行業提供地圖服務。 在李小文期望里,中科宇圖是“產學研結合的平臺,一定要把它辦得與中科院的研究所不一樣,要讓科研成果接地氣”。在他的領導下,中科宇圖迅速成長——歷經十七年發展,目前中科宇圖已經形成全國6大區域分公司,20多個省級分公司的發展格局,業務遍及全國300多個城市和地區,服務600多家客戶。 通過與多家頂級科研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中科宇圖成立了數字環保實驗室、數字流域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并獲批“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名院士和知名學者組建了“戰略發展與科學技術委員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產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公司榮獲資質榮譽200余項,軟件著作權300多項,專利百余項,出版專著6部。 追溯中科宇圖的發展歷程,根據中科宇圖副總裁孫世友的介紹,共經歷了四個階段:
中科宇圖副總裁孫世友及其與李小文院士合影
第一階段,專注地圖服務、地圖數據。2001年至2006年期間,中科宇圖一直在做地圖服務,為通訊、公安、電力行業在傳統地圖上進行特有空間位置數據工作。在此期間,中科宇圖在地理信息系統市場的占有率高達70%,逐漸成為行業地圖的領軍企業。 第二階段,布局環境信息化,深耕環保行業。2007年至2011年期間,在李小文院士的規劃下,中科宇圖進入行業應用領域,在國內環保信息化行業發展空白的期間,環保部剛剛成立的時期,中科宇圖逐漸在環保信息化領域開始發力。在此期間,公司以數字環保理念,涉足環境信息化全業務,包括從監測、應急、執法、管理,到后續的決策分析整套產品線。 第三階段,打造“大數據和大環保”兩大生態圈。2011年至2016年期間,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中科宇圖開始了地圖大數據、環保大數據,“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的建設與發展。 第四階段,攜手華為打造“地圖云”與“環保云”。借助華為的技術支持,中科宇圖在2017年全面強化服務模式,在技術領域、營銷領域逐漸轉型升級,用創新的理念立足“精準治霾、系統治水、科學治土、智慧管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智慧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緣起貴州,牽手華為 中科宇圖和華為之前就有過很多合作,中科宇圖是華為無線網絡優化地圖供應商,但雙方真正在云上展開合作始于2017年的貴州。 在2017年貴州舉辦的大數據會議上,華為相關負責人聽過孫世友的演講后,覺得中科宇圖非常符合華為合作伙伴的要求,雙方互補性很強。 “恰好當時中科宇圖也在推行云的服務模式,所以我們討論得非常投機。之后雙方就開始互訪!睂O世友解釋道“我們的地圖大數據服務,也就是地圖云是PaaS層;環境云、環保云等主要是SaaS層應用,可以整合到華為云上。” 2017年1月9日,華為與中科宇圖簽訂了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環保、水利、地理信息等領域的行業市場達成戰略伙伴關系,展開深度合作。

2017年5月12日,以“大數據驅動融合共享 供給側改革助力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17測繪地理信息高端論壇在北京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辦。在論壇上,中科宇圖和華為共同舉辦了地圖云和環保云的上線揭牌儀式。

依托華為在云服務領域的品牌、技術、服務和網絡覆蓋優勢,中科宇圖發揮在智慧城市運營管理、行業解決方案的技術積累,在環保、水利和地理信息等領域打造國內領先的行業解決方案,便民惠民,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孫世友表示,華為公司的云計算方案正好滿足了環保行業快速變化的業務需求,靈活配置業務應用相關資源,同時還能夠提供業務高可用性與數據的高可靠性等。 目前中科宇圖已經在多個領域和華為開展了合作。通過與華為的合作,大大提升了中科宇圖與開源云平臺技術的整合能力,最大程度的實現云平臺的開放性,幫助中科宇圖建立和管理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中的各項服務。 “兩云一中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解決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 近年來,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智慧環!惫こ毯汀盎ヂ摼W+環!毙袆佑媱,提升環境監測、保護、防治能力,促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成為國家環境治理的新思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科宇圖聯手華為,基于華為提供的云計算IaaS基礎設施層,融合中科宇圖遙感、地圖、環保業務應用等優勢構建PaaS和SaaS能力,為多個地方政府打造了“兩云一中心”——“環保云”、“地圖云”與“地圖大數據交易中心”。 在“環保云”方面,結合華為提供的云計算IaaS基礎設施層,中科宇圖融合遙感、地圖、環保業務應用等優勢,構建PaaS和SaaS能力,形成環保云,打造基于環保云的精準治霾、系統治水綜合性解決方案。 比如,中科宇圖在昌平區建設了環境監管綜合化信息平臺,該平臺部署在華為云平臺上。主要通過網格化布設空氣質量監測點和油煙餐飲監測點進行在線監控,利用云平臺便捷的數據傳輸和共享方式,通過傳輸網絡把監控數據進行實時回傳,系統結合回傳數據掌握全區域空氣質量動態變化情況,及時發現污染源異常排放行為并報警提醒,同時利用大數據模型進行重污染過程時空分析、監測預警分析、污染成因分析、溯源分析及綜合評估與會商,全面提升大氣環境質量,提高環境管理工作精細度。

另一朵云是“地圖云”,其研究內容是整合互聯網地圖、測繪地圖數據和規劃數據等多源地圖數據,進行統一標準和數據轉換,打造地圖數據資源池,為政務大數據提供數據服務和開發接口。地圖云所提供的數據服務、數據交易和數據挖掘等服務,包括在線地圖、可視化等功能,實現政府數據資源共享,提升政府決策能力。 孫世友表示,“兩朵云”在促進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同時又能治理環境,所以深受政府歡迎。 更具創新性的是,中科宇圖還提出了以地圖大數據交易為主要特色的數據交易結算中心項目。這個數據交易中心以本地的服務為主,能夠為當地政府解決就業,帶來稅收。 目前,中科宇圖與天津市東麗區已經簽約,雙方將圍繞地圖大數據平臺、智慧環保平臺、智慧水務平臺、水體環境綜合治理等內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地圖云與環保云”新型云生態中心,實現更深層次的合作共贏。隨著華北“地圖云與環保云”運營中心的落地,中科宇圖將全面建設“環保和IT”產業鏈的創新融合基地,實現跨越式發展。 合作前景可期 這幾年,中科宇圖和華為跑遍大江南北,在和地方政府不斷合作交流中,“兩云一中心”的服務模式逐漸清晰成型,同時孫世友對華為也進一步加深了認識。 “務實、熱情”,這是孫世友對華為的評價,“我們和華為的合作,從組織和政府對接,到品牌推廣各方面,相互之間配合非常默契。我們體會到了華為的合作伙伴服務意識”。在短短一年的合作中,雙方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14年6月22日,中科宇圖總裁姚新陪同李小文院士及北師大相關人員一行參觀華為北京研發基地 在緊密的合作中,中科宇圖與華為的合作價值不斷放大、合作項目越來越多。孫世友說:“和華為共同推進項目落地,雙方共同努力,同時也彼此驗證。2018年雙方首先要在‘兩云一中心’服務上加大力度,這需要雙方共同推動。中科宇圖基于華為云搭建應用、提供服務,華為云生態也因為中科宇圖這樣的合作伙伴落地,變得更加完整! 孫世友強調,未來華為和中科宇圖的合作前景廣闊。感謝華為一直以來的支持,華為熱情的服務與務實的精神是讓雙方成功合作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