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河池去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 |
(時間:2018-4-23 10:03:30) |
近日,記者從市環境保護局獲悉,2017年,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嚴格依法保護環境,大力整治重點環境問題,取得突出成效。據統計,市中心城區全年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達標天數為335天,優良率為91.8%,其余10個縣(區)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強。 去年以來,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六大行動”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認真實施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采取強有力措施防治環境污染,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水平。對主要河流紅水河、龍江河、刁江7個監測斷面水質中的鉛、砷、汞、鎘等21個指標進行常規監測,結果表明,所監測項目均達到國家規定的Ⅲ類水質標準;43個國、省控重要水功能區達標,達標率100%;主要湖庫龍灘水庫、巖灘水庫、大化水庫等3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Ⅲ類水質標準。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下水所監測的23項指標符合《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城區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聲環境質量總體穩定。2017年,全市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101個,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3.82分貝,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等級為較好。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監測設25個監測點位,平均等效聲級為67分貝,低于國家規定的噪聲限值,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等級為較好。 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基本完成。2017年,全市共完成8家鉛冶煉企業“燒結-鼓風爐”落后工藝拆除任務,淘汰落后產能21.28萬噸;全年共實施33個污染減排項目,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16年分別下降0.6%、1.1%、4.5%;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93噸標準煤,同比下降6.19%,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3.5%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我市持續加強對工業企業、施工工地、道路揚塵、秸稈露天焚燒等大氣污染源整治工作,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黃標車老舊車整治工作,共淘汰燃煤小鍋爐39臺,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281輛。 重金屬污染防治方面,我市以項目為抓手,持續推進實施2010-2016年獲中央、自治區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專項資金8.3億元支持的124個項目,已完成106個項目建設,完成率85.5%。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加大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力度,開展重點工礦企業、尾礦庫污染隱患大排查和環境風險評估,對受污染地塊提出風險管控措施。在全國率先創新性提出砷渣場治理與風險管控體系、流域治理風險管控技術體系和耕地土壤污染與改良修復技術體系,并得到國家和自治區認可。獲得2016-2017年中央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專項補助資金5.86億元,共支持28個項目建設,各項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整體工作量的80%。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我市加快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續建項目7個,總投資3664萬元,涉及宜州、都安、大化、東蘭4個縣(區)17個行政村,建設39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運行。通過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建后管理,改變了村容村貌,群眾環境意識有所提高,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整治效果明顯。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