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聊城市環保局舉行2018年第二季度新聞通報會,通報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水、氣環境質量狀況、環保部大氣強化督查情況、環境執法工作情況和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任務情況。 一季度環境質量狀況 各項指數同比改善 經市環境監控中心初步統計,第一季度,聊城市主要污染物中PM2.5均值濃度為84μg/m3,同比改善20%;PM10均值濃度為153μg/m3,同比改善13.6%;SO2月均值濃度為18μg/m3,同比改善43.8%;N02月均值濃度為41μg/m3,同比改善19.6%;重污染天數為10天,同比減少9天;優良天數為45天,同比增加16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7.33,同比改善17.2%。水環境質量方面,聊城市4個省控斷面全部達標。根據聊城市監測數據分析,第一季度,全市三條省控河流COD平均濃度為33mg/L,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氨氮平均濃度為0.68mg/L,同比改善62.7%。 強化督查環境問題 聊城全部整改完成 為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保部自2017年4月7日至2018年3月31日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目前,強化督查工作已全部結束。聊城市將強化督查作為消除環境隱患、推動環境質量改善、全面提升全市環境執法水平的良好契機,對環保部交辦的環境問題迅速建立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落實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明確任務目標、整改目標、完成時限,層層壓實責任,做到督察組反饋的每一個問題、每一條線索都及時轉辦,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在規定的時限、按規定的標準、用最短的時間,將全部問題“清零”,堅決不留“尾巴”。 聊城市的強化督查工作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17年4月7日至7月28日,環保部第19督查組在聊城市累計檢查點位1663個,發現各類問題843個,問題占比50.7%。已全部按時間整改完成。在山東省7個通道城市中,第一階段聊城市問題占比最低,問題總數僅高于濟寧。第二階段自2017年9月8日開始,環保部開始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強化督查。截至2018年3月31日,在聊城市累計檢查點位3344個,發現各類問題189個,問題占比5.7%,目前整改完成比例100%。在山東省7個通道城市中,問題占比列第四位,問題總數第三僅高于濟寧、德州,整改完成進度與濟寧并列第一。 全市環保部門 立案處罰221件 聊城市不斷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加大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等措施實施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環保部門立案處罰221件,罰款784.66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2件,移送公安機關適用行政拘留案件2件,移交公安機關涉嫌環境犯罪案件4件,有效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為繼續保持環保高壓態勢,進一步鞏固環保部強化督查工作成果,確保督查效果不減、工作力度不松,推動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聊城市自4月10日至5月10日,開展2018年春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重點檢查各級督查反饋問題綜合整治情況、重點涉氣企業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及達標排放情況、工業企業揚塵治理情況等。對檢查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各縣(市、區)環保局將建立問題臺賬,明確責任人、整改時限、整改方案、查處情況等內容,確保依法查處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對重點問題市環保局根據情況直接查處。通過開展春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將督促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加大對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等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消除環境隱患。 今年堅決打好生態 環保攻堅三大戰役 為全面做好2018年環保工作,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市環保局明確了全市環境保護“123451”的工作思路,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個理念,突出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和環保系統強基固本工程兩個工作重點,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三大戰役,著力提升四項工作能力,強化五大保障措施,力爭實現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主要環境質量指標改善幅度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編制完成《聊城市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實“六類治理、六項保障”工作措施。實行“月通報”制度,嚴格考核獎懲,加大對各縣(市、區)的生態補償力度。制定《聊城市2018—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暨第三期行動計劃》。督促承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的部門(單位)按照要求的時間節點落實相應責任。加大機動車環保檢測機構管理力度,不斷提高機動車環保檢驗準確率。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組織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開展重型柴油貨車路查工作,每月開展機動車停放地抽測工作,適時開展移動遙感監測工作。 著力開展清水行動。力爭到2018年底,實現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進一步改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黑臭水體整治和地下水極差比例全面達到《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階段性目標要求。印發并實施《聊城市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立“點源分散控制,河流集中治理”的水污染防治思路,選取重點河道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建立跨界斷面和重點水域自動在線監測監控體系。探索實施流域環境生態補償。完成81個“千噸萬人”以下農村飲用水源地的調查,并劃定保護區。 扎實推進凈土行動。嚴格落實“土十條”,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開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復。完成“三所一隊”污染地塊、華盛皮革廠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作。積極推動聊城市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項目建設,引導縣級部門建立專門危險廢物處置企業,探索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完成2017年度全市危險廢物產生情況申報登記工作。與公安部門聯合開展涉危險廢物專項整治活動。提升危險廢物管理信息化水平,依法查處涉危險廢物環境信訪案件。 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付衛東介紹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