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17年江蘇環境狀況發布:質量總體改善 勢頭良好 |
(時間:2018-5-4 9:01:46) |
昨日,省政府召開2017年度全省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7年,江蘇全省環境質量呈現總體改善的良好勢頭,在水質、空氣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以及輻射環境方面均取得較好進展。 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有所提升。與2016年相比,在納入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的104個斷面中,年均水質符合Ⅲ類的斷面比例上升2.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0.9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較好,10個檢測斷面水質均符合Ⅲ類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按日評價,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68.0%,13市達標率介于48.2%-79.2%之間,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濃度除臭氧和二氧化氮同比上升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下降3.9%,較2013年下降32.9%,超額完成國家“大氣十條”中“較2013年下降20%”的目標要求。 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各類聲源、聲強及分布情況無明顯變化,社會生活噪聲和交通噪聲仍是影響全省晝間聲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 生態環境狀況無明顯變化。生態遙感監測結果顯示,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66.4,各設區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處于61.4-70.2之間,生態環境狀況均處于良好狀態。太湖、長江、京杭大運河等主要水體水生生物監測結果顯示,水環境生物多樣性狀況總體保持穩定。 輻射環境狀況良好。全省輻射環境59個國控點和233個省控點監測結果表明,太湖、淮河、長江等重點流域水體及近岸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濃度與1989年江蘇省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測量結果處于同一水平;重點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指標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總的來看,江蘇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上在持續改善,但是也要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負重前行、爬坡過坎的‘艱苦攻堅期’,面臨不少壓力與挑戰。”省環保廳副廳長方斌斌表示,接下來,省環保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圍繞“生態環境高質量”目標,以“263”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治氣、治水、治土三大戰役,更大幅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確保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環保目標,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
|
|
|
推薦圖片 |
 | 國家信訪局和環保部聯合督導組到吉林省開展 |
4月23日至24日,國家信訪局投訴辦會同環境保護部辦公廳信訪辦組成聯合督導組,由國家信訪局投訴辦副主任高海賓帶隊一行5人來到吉林省,就生態環境領域等信訪工作開展督查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