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將環保提到重大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國家安全的高度,標志著十八大以來的美麗中國試驗將進入一個嶄新階段。要加大力度解決環境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公共政策的“有形之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綠色供給”、社會公眾的“綠色消費”,必須共同發力,一個都不能少。 在政策供給方面,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立法執法、環境督查等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的率先發布以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的實施,使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但成效并不穩固,還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整合其他部門的環保職責,履新后連續通報問責多起污染事件,集中約談10個地方政府,相繼啟動多項專項行動,過去職責不清、多頭管理的局面被徹底終結。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表明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制度勢將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生態環境建設行業的上游行業為苗木種植和建設工程材料供應商,下游客戶主要為各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公路、鐵路等基礎建設企業和采礦業企業等,下游客戶的需求變化對行業的影響較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綠色發展、綠色供給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把發展的基點放到創新上來,改變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規模粗放擴張、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路徑依賴,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龍頭企業尤其是相關上市公司在重大項目科技攻關、污染企業的市場出清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率作用,值得期許。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針對騰格里沙漠、祁連山脈等地雷霆治污之后,一些不法企業搞起了“游擊戰”。只有對沿江和內陸化工園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小、散、污”企業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策性研究,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做大做強節能環保產業、綠色生產產業、綠色能源產業,那些靠偷稅漏稅、違規偷排以降低環保成本的害群之馬,才最終無處遁身。 生態環境作為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也需要公眾參與。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是群眾所想、所盼、所急,也需要大家選擇、參與、行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抵制環境不友好企業的產品,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踐行者、推動者。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如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我們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解決方案,也將是中國對全球的貢獻。 5月21日午間公告,2018年5月21日,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回購公司股份的議案》,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為有效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進一步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根據相關規定,綜合考慮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計劃以自籌資金進行股份回購,回購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回購股份的價格不高于人民幣10元/股,預計回購股份約為500萬股。 本次回購計劃體現了公司對長期內在價值的堅定信心,有利于實現全體股東價值的回歸和提升,將起到合理反映公司投資價值、提升公眾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形象的作用,并為公司進一步完善長期激勵機制、促進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和未來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