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陜西省氣象局:氣溶膠觀測研究助力大氣污染治理 |
(時間:2018-6-15 9:09:29) |
為進一步分析大氣污染與氣象條件相互作用的機制,陜西氣象部門近年來設立多個氣溶膠觀測站,持續開展氣溶膠與大氣環境研究工作,為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成因分析與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氣溶膠是懸浮在大氣中的、粒徑在0.001-100微米之間的固、液態顆粒物的總稱,在大氣科學研究中常用于代指大氣顆粒物。大氣顆粒物的增多是霾天形成的重要原因,而氣象條件則對霾天的形成、分布、維持與消散有重要影響。當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大氣中的污染物會發生累積,出現霾天氣。 研究發現,近5年西安氣溶膠光學厚度(表征大氣垂直氣柱中污染物造成的總消光程度,該值越大污染越重)均值為0.53,而全球平均值為0.17,關中地區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對太陽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大減少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能,而被污染物“截留”在大氣中的太陽能將使大氣升溫,引起地面和大氣溫差減小,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更有利于霾天氣的形成。 據陜西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星敏介紹,通過中國氣象局秦嶺氣溶膠與云微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對“氣溶膠-云-輻射”的長期綜合觀測,陜西氣象部門開展了關中大氣污染成因、機理、影響因素等分析,相關研究對于深入了解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成因及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
|
|
|
推薦圖片 |
 | 習近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至5月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