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部: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城市從28個擴展到80個 |
(時間:2018-7-3 7:43:31)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中提到,要精準施策治理污染,那此次啟動的新一輪重點區域強化督查,與之前的督查相比較,有哪些創新和特點? 田為勇:謝謝央視的記者,去年我們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大氣強化督查,從去年一年的督查中我們建立了清單,解決了很多問題,特別在對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的落實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用“吃藥”理論來形容,我們過去藥方子都是對的,但是大家最后有的吃了,有的沒吃。通過去年我們一年的強化督查,就是讓大家把藥吃下去,效果是明顯的。在認真總結去年督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七個方面更加完善。 一是覆蓋范圍更廣。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確定了三個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我們強化督查也相應的從去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擴展到了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從28個城市擴展到了80個城市,三個區域的督查方式方法也會不同,有駐點督查,也有機動式督查。 二是參與人員更多。去年抽調地方及部直屬單位約8000人次參加督查、巡查和特別行動工作。今年將調集3萬人,參加攻堅戰,重中之重還是藍天保衛戰,3萬人當中有1.8萬人是圍繞著藍天保衛戰開展工作的。 三是督查力度更大。去年我們是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為中心,派駐28個督查組開展督查。今年是以縣(市、區)為中心,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531個縣(市、區),派駐約290個左右督查組,每個督查組負責1至3個及以上縣(市、區),深入一線開展督查。去年每個城市8個人,今年每1-3個縣(市、區)3人,無論是督查數量還是督查深度都有很大提升。去年每天查300-400個點位,現在每天就要查2000-3000個點位。 四是督查內容更全。去年的我們重點抓了“兩散”和“兩提”,即平時抓“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散煤”治理,重污染天氣應對要“提高級別響應”“提前三天發布預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四大結構”調整為治本之策。以“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和達標排放為重點,優化產業結構;以散煤清潔化替代為重點,優化能源結構;以公路轉鐵路和柴油貨車治理為重點,優化運輸結構;以礦山、綠地和揚塵綜合整治為重點,優化用地結構。 五是技術手段更強。強化督查運用在線監控、“熱點網格”技術、在2+26城市,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劃出了PM2.5濃度較高、排放較大的3600個熱點網格。發揮微信舉報作用、使用執法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提高督查的針對性,準確性。我們用熱點網格結合地面的小微站,小微站有一個黑匣子,一般掛在屋角或者通訊桿子上面裝上,結合移動式的監測的遙感器,這樣基本上可以鎖定一個地區的污染變化情況。很多情況是某一個時間段,每天早晨七點到九點在某一個網格發生變化。過去我們不知道什么原因,現在通過七點到九點去這個網格查,污染物到底是誰排的,發現有施工就抓到了。抓到以后不一定就是他,我們還要回頭通過熱點網格評估,污染物是不是下來了,排放量是不是下來了,下來了說明我們找準了,我們把這些技術用在了我們督查當中,對于發現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六是調度指揮更準。我們從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中調選精英組成調度指揮部(專項辦),負責調度督查組活動。專項辦會向各督查組提供問題清單,對督查區域內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今年督查分三個階段,各階段督查重點將有所側重,比如:6-7月重點是“回頭看”;8-9月重點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揚塵治理及秸桿焚燒等。 七是執法執紀更嚴。督查前,派出單位會做廉政教育,督查組成員簽署廉政承諾書;督查中,我們會在微信群對督查人員三天一提醒;督查結束后,督查人員還要簽《強化督查期間遵守紀律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自查表》并報備。對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嚴懲不貸。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