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7月21日消息,該部于昨日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方案》,聽取2018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的匯報。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已由國務院于7月3日印發。也就是說,污染攻堅戰中的七大標志性重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水源地保護、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渤海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已確定三項行動計劃。
會議指出,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要堅持“車、油、路”統籌治理,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以及中西部等區域為重點,以貨物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為導向,以車用柴油和尿素質量達標保障為支撐,以柴油車(機)達標排放為主線,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機動車全防全控環境監管體系,大力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行動,全鏈條治理柴油車(機)超標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城市和區域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將以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手發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污染“四源齊控”,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大力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排污口綜合整治、工業和航運污染防治、水資源優化配置、生態系統管護等重點措施,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確保長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要把“真、準、全”作為環境監測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繼續加強監測數據的質量監督,保證監測數據質量。
當天,環境部公開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改單,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環境部通報,修改單的主要內容:一是將污染物按照標準狀態(0℃、1個標準大氣壓)監測,修改為氣態污染物按照參考狀態(25℃、1個標準大氣壓)、顆粒物及其組分按照實況狀態(監測點的實際氣溫和氣壓)監測;二是明確要求各監測點記錄氣溫、氣壓等氣象參數,支持空氣質量數據的對比分析。此次修改前后的標準污染物項目及限值不變。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保持監測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環境空氣污染物質量濃度的歷史數據也將進行回溯、折算,狀態調整不影響“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會議還指出,進一步加大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向社會發布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其中,在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方面,環境部在對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排名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排名范圍擴大到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定期對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和空氣質量變化程度開展排名,并向社會公布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單以及其他相關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
目前,環境部尚未公布2018年6月及1-6月城市空氣質量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