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我市召開2018年環保督察動員及培訓會,全面啟動市級環保督察工作。副市長孫文魁出席并做動員講話,市委副秘書長李國田主持會議,市政府副秘書長穆懷國、徐軍及市委組織部分管負責同志、市整改辦負責同志、16個駐區現場督辦檢查組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天津開展全市環境保護督察意義何在?這次督察對象是誰?重點查什么?如何實施?有哪些要求?小編帶你捋捋清楚。
背景意義
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環保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改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謀劃推動建立了中央環保督察制度,要求將環保督察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提出,要完善省級督察體系。
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九大將污染防治攻堅戰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舉全市之力打好打勝這場污染防治攻堅戰。7月23日,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勝利召開,鴻忠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筑牢“四個意識”,換腦筋、換理念、換思維,算長遠賬、政治賬、民心賬,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我市情況而言,要完成國家下達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任務,按照常規的思路、辦法和手段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要有硬手段、硬辦法、硬措施,市級環保督察就是關鍵的一招,只有抓住把這個“牛鼻子”,才能更好攻破我市面臨的難題。
是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有力抓手
市委、市政府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高度重視,為充分鞏固發揚督察組在津期間的好經驗、好做法,全市堅持了“四個不變、五個不減、六個不放過”,通過整改,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截至目前,整改方案確定的49項整改任務中,30項已完成整改并長期堅持,其余19項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主要成效體現在,生態環保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重點污染源治理實現突破,85%的“散亂污”企業完成整治,改燃關停98%的燃煤鍋爐,60個市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全部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群眾集中投訴的萬余件信訪問題得到解決,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但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由于我市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空間布局偏散,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任務艱巨,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治理還需加大力度,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督察誰
本次督察對象為16個區的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并下沉至部分重點街鎮、開發區、工業園區。同時對承擔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任務較重、負有環保監管職責的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建委、市市容園林委、市農委、市水務局、市中小企業局共8個市級有關部門開展督察。
誰督察
督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市委、市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名義開展,天津市推進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整改落實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整改辦)具體負責本次督察工作的統籌協調及相關工作。本次督察以現有16個駐區現場督辦檢查組為基礎,增補有關人員,成立16個市級督察組,開展交叉督察。市內六區派駐2個督察組,其余各區每區派駐1個督察組,8個承擔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任務較重的市級有關部門派駐4個督察組。
督察什么
本次市級督察主要突出4個方面內容:
一是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重點督察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國家和我市環境保護計劃、規劃、重要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
二是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重點督察16個區黨委和政府及其部門、8個市級部門,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各級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情況,年度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
三是環境保護重點任務推進情況。重點督察大氣、水、土壤、生態等環境保護方面的重點任務進展和完成情況,主要包括燃煤、揚塵、機動車和船舶、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水污染源、各類河道及農業農村區域污水治理,雨污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飲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環境保護;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農用地類別劃定及耕地安全利用、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生態紅線劃定和保護、各類違法違規擠占生態空間和破壞自然遺跡行為整治、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落實等情況。
四是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重點督察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主要包括整改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紙面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中央環保督察以來群眾信訪舉報辦理情況,各類環境保護督察檢查發現的問題線索整改落實情況等。
咋督咋察
參照中央環保督察的模式,本次督察分為4個步驟。
一是督察進駐。召開見面溝通會、督察動員會和情況匯報會,開展個別談話,走訪問詢有關部門,調閱被督察單位相關資料等。
二是下沉督察。對街鎮、重點工業園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基礎設施、環境敏感點、環境風險源等進行現場檢查。
三是督察報告。結合資料查閱、下沉督察和群眾信訪舉報情況,對重點問題線索開展補充督察。整理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線索檔案,形成督察報告。
四是督察反饋。督察報告經市委、市政府批準后,由督察組向被督察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進行反饋。督察報告的主要內容要通過市、區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
把握三個關系
市級環保督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多、涵蓋面廣,時間緊、任務重,要完成好這次督察任務,要做好三個結合。
(一)整體與重點相結合,以點帶面。環保督察是對地方和部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督察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責任導向,對各地各部門生態環保工作總體推進情況、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推進情況、污染防治攻堅戰籌劃部署工作情況和重點信訪案件等辦理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時間只有15天,不可能一次解決所有問題,一定要瞄準重點問題、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通過以點帶面,確保督察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督政與督企相結合,以督政為主。本次環保督察的重點是督政,不能把環保督察簡單地理解為對企業的環保執法檢查,也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對某個部門的工作督察。督政不是說不督察企業,而是一方面通過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自上而下傳導環保責任和壓力;另一方面,通過發現企事業單位的環境保護問題,倒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屬地管理責任或部門監管責任是否落實到位,進而推動黨委政府環保責任的落實。督政和督企要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三)督察與整改相結合,以問題解決為落腳點。督察進駐期間,全程受理環保方面的群眾來信來電投訴。各督察組要按照“邊督察、邊移交、邊督辦”的原則,及時向被督察區及部門移交群眾投訴舉報的環境案件,堅持邊督邊改,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督促地方對交辦的群眾信訪環境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堅決整改;對一時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制定整改方案,限時整改;對查實的問題,要嚴格責任追究,對發現查處不力不到位的,要及時核實督辦,推動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見事見人見責任。
明確四點要求
本次督察以市委、市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名義開展工作,既要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要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做到組織到位、督察有力、整改及時、問責嚴肅,各個環節都要體現出有力有序有效。
(一)明確工作目標,落實督察責任。16個督察組在駐區環保督辦檢查組的工作崗位上都已經工作一年多了,積累了豐富的環保督察經驗。本次督察代表的是市委、市政府,更要高標準、高質量,督出聲勢、督出權威、督出實效。督察工作實行組長負責制,督察組組長統籌領導本組全面工作,副組長要全力協助組長工作,具體處理督察組日常事務,聯絡員負責督察工作的組織協調,督察組成員要嚴格服從組長的工作安排。
(二)規范督察取證,嚴肅責任追究。要嚴格按照督察工作手冊規定的制度、程序開展督察,不能隨意減少督察環節,降低工作標準。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要依法依紀依規,嚴肅對待,聚焦突出環境問題,采取有效方式,獲取證據支撐,要把問題線索的相關文件、影像、數據、現場調查筆錄、個別問詢記錄等做扎實做到位,要做好責任的認定和界定,確保督察報告中涉及每一個追責問題,都經得起檢驗。同時要做好壓力傳導,通過深入扎實的個別談話、走訪問詢、聽取匯報、集體座談、邊督邊改、責任追究等方法途徑,切實把環保工作的壓力,層層傳遞到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傳遞到各位干部身上,促使各級干部轉變觀念、明確職責、抓好環保工作。
(三)認真分析總結,形成督察成果。各督察組要認真梳理總結督察情況,完成好督察報告,真實反映被督察地區及部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形成責任追究問題清單,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環境質量明顯惡化、達不到國家重點任務目標考核要求、群眾信訪問題多且解決不利,或者黨政領導干部在環保方面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失職瀆職、濫用職權等方面問題,各督察組要進行梳理,形成責任追究問題清單和具體案卷。
(四)嚴守督察紀律,樹立權威形象。各督察組要嚴格按照督察工作程序和步驟開展工作,做到嚴謹細致、真督實查、注重實效。督察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保密紀律和組織紀律,未經督察組組長批準同意,有關人員不得擅自向外界透露督察工作情況和重要信息,不得隨意接受媒體采訪。督察期間,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確保督察工作順利實施,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