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環保局公布了今年1至6月杭州市環境質量情況。上半年,杭州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以及各區、縣(市)的環境質量狀況如何?
看看大氣狀況:今年1至6月,杭州市區PM2.5平均濃度4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PM2.5達標天數158天,達標率87.3%;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累計127天,優良率70.2%。
剛剛過去的7月,空氣質量更好一些,PM2.5平均濃度降到22.7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優良率升至80.6%。簡單來說,杭州市大氣環境質量在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最好的是淳安縣、建德市和西湖風景名勝區;排位比較靠后的是經濟開發區、蕭山區和下城區。
再來看看水質:今年1至6月,市控以上斷面中,優于Ⅲ類水質斷面占88.5%,滿足功能要求斷面占92.3%;省考核杭州市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結果為優秀。除蕭山、余杭兩區,其他各區、縣(市)斷面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都在100%。
說到空氣質量,市環境監測站和市氣象臺聯合發布的空氣質量預測里,經常會提到今日首要污染物:臭氧。臭氧污染為什么在夏季更易出現?要如何做好防護?近地面的低空臭氧,主要由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在高溫光照條件下二次轉化形成。一般來說,某日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160微克/立方米,則認定出現臭氧污染。
臭氧作為一種強氧化劑,長時間暴露在臭氧超標的環境中將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通常臭氧濃度高時,往往是下午時段。此外,復印打印設備、臭氧消毒機等也會產生室內臭氧污染,需要保持通風,并確保室內臭氧濃度降到安全值以后再回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