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新技術催生治水新方法 江蘇校企攜手共克環境治理難題 |
(時間:2018-10-30 12:11:49) |
10月27日,江蘇蓋姆科技公司和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江陰市聯合召開了石墨烯光催化材料研發與應用成果發布會。雙方相關負責人在會上對外發布稱,今年以來,西安、廣州等地的黑臭水體通過鋪設這家江蘇民企自主研發的石墨烯光催化網這種方式,來重建水體生態系統,恢復其自凈能力。這項新技術,受到了多方肯定,為我國城市治水提出了嶄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法。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周勇在發布會上介紹稱,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的發展,實施頒布了《新環保法》及水環境保護政策,其中,針對我國廢水排放總量及工業廢水處理問題,重點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并先后出臺“大氣十條”和《水污染防治計劃》(即“水十條”)等。而根據監測和統計,目前我國工業污水排放已占到全國污水排放的三分之一。目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主要還是運用傳統技術,如納污截管、面源控制、清淤疏浚、人工增氧、清水補給等,耗費大量財力和人力的同時,依然難以根治黑臭水體,新的治水技術迫在眉睫。 “我們經過研究發現,磁性納米材料可以應用在醫學、藥學、環保、生物技術等方面,還可用于微波吸附、催化劑以及傳感等領域,尤其是具有在外磁場下可控運動的特點,一直是全球材料科學和化學研究上的熱點。但是,要開放出能夠應用于治理黑臭水體的石墨烯光催化網,首先得開發2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材料。”石墨烯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趙猛博士介紹。“20納米以下的超順磁納米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利用制取的2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二氧化鈦材料,可以應用到環保領域,用于黑臭河道的處理。” 早在20多年前便在蘇南興辦鄉鎮企業的沈寒松,如今是江蘇蓋姆科技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這家由海歸博士、碩士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可以視為沈寒松深思熟慮之后的轉型之作。傳統蘇南民企經歷了輝煌之后,大都開始面臨轉型升級的現狀。為此,2016年以來,公司瞄準國內環境治理的方向,加快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與東南大學電子材料學院、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攜手知名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針對氧化納米金屬材料大多依然停留在驗室階段的現狀,建立了國際化科研團隊,重點組織開展磁性納米晶研究,加快制取2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材料。經過三年的反復試驗和工藝技術攻關,于去年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制取出1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材料,引起國際業界的高度關注。今年,為了加速1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二氧化鈦材料產業化應用,該公司搶占國際環保市場,投入3000多萬元,在江陰建立生產基地。目前,首條年產30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預計達產后,可新增產值3億元左右。 深寒松稱:“公司把1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二氧化鈦材料摻雜石墨烯制成的像‘漁網’的光催化網,已在國內應用到黑臭河道水體治理。把光催化網放在水里,只要有可見光,它就可以幫助分解水中的有機物質,讓水體恢復自凈能力。10納米以下金屬納米材料所涉的面很廣,包含納米氧化鐵、氧化金、氧化鋁、氧化鈦等納米金屬氧化物,雖然制備技術已經成熟,也具備了工業化量產的條件。目前雖說也有應用,但應用領域仍顯狹小。”為此,江蘇蓋姆科技公司還開發出延伸產品,如石墨烯基光催化空氣凈化材料,作為窗簾使用可有效去除室內甲醛和其他有害物質,經過相關人士的使用和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初步測試顯示,對去除室內甲醛有明顯效果。“我們也希望國內更多的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共同來重視金屬納米材料的下游產品應用研究,讓前沿先進技術得到更多更廣的推廣與應用。”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