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度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報告顯示,全省環境質量總體穩定,保持良好,持續改善。未發生重大以上環境安全事件。 報告從環境空氣、水環境、輻射環境質量上對全省環境質量狀況進行了總結。今年1月至10月,9個中心城市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平均為97.1%,其中,貴陽市優良天數比率為98%,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2位。貴州納入國家“水十條”考核的55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率為96.4%,全省15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狀況總體為優。國家級省級重點輻射污染源在環境風險可控范圍內運行,與去年同期相比無明顯變化。 報告顯示,一年來,貴州從嚴從實推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全省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督察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機遇來抓。組建了生態環保巡視整改專班,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與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涉及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同步推進。制定了《貴州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銷號工作辦法》,實行重點難點問題按月現場督查制,設立省級“曝光臺”,公開重點問題整改情況。 此外,為保證年度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貴州還從污染防治、生態環保領域改革、完善法制體系、生態環境大數據管理等方面發力,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共劃定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等5大類14個片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6.06%。先后建成投運“環保云”、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系統等大數據平臺,初步實現生態環保業務工作信息化、過程管理精準化、源頭管控精細化。 同時,報告也指出,貴州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也面臨生態環保責任落實不夠到位、污染防治任務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力度不夠的問題和困難。 “2019年,我們將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為著力點,以‘雙十’治理工程為主抓手,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熊德威在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 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時表示,報告清晰地反映了2018年度貴州環境質量狀況和目標完成情況,客觀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今后環保工作指明了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