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無錫出臺全省首個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
(時間:2019-2-22 10:30:09) |
到2025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將實現基本達標,錫城百姓可享受更多藍天白云。昨天,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披露《無錫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2018—2025年)》詳情。這是我省首個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未來,重拳“治氣”,持續打響“藍天保衛戰”,我市將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均比2015年下降22%以上;確保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30%以上,力爭達到40微克/立方米;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1.1%,力爭達到72%;確保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確保全面實現“十三五”約束性目標。第二步是力爭到2025年,PM2.5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達到拐點,除臭氧以外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 “清新空氣、藍天白云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無錫編制這一規劃十分必要。”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去年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綜合評分全省第一,PM2.5濃度、優良天數比率這兩個關乎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均超額完成省定奮斗目標,成為全省唯一“雙達標”城市。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市大氣治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結構性污染突出,減排空間收窄,PM2.5距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還有一定距離,PM10濃度相比周邊城市仍偏高,一氧化碳濃度不降反升,二氧化氮和臭氧超標天數呈上升趨勢。 空氣質量有望一年比一年好。相關人士介紹,空氣污染來源成分復雜,“治氣”需要綜合施策、聯防聯控,我市的這一規劃排定了8大類100項重點任務和19個重點工程,將深化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柴油車船污染治理、揚塵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重污染天氣防范這“六大舉措”。 “臭氧和細顆粒物仍是我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因子。”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一些先進地區,我市在機動車船污染治理、揚塵污染治理等方面還存在差距。今年,我市將陸續出臺相關專項整治方案,在全面推進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礎上,重點治理柴油貨車污染和工地揚塵污染,讓市民享受更多藍天白云。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