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上海:去年臭氧污染問題仍較突出,PM2.5濃度降至36微克 |
(時間:2019-6-5 9:51:01) |
6月2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外發布《2018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天數為296天,較2017年增加21天,但是臭氧污染仍較突出。2018年,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天數為296天,較2017年增加21天;AQI優良率為81.1%,較2017年上升5.8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7.7%,較基準年2015年下降32.1%;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7.3%;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16.7%;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4.5%。上述四項污染物濃度均為歷年最低;SO2已連續五年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均一級標準,PM10已連續四年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均二級標準。 但是,PM2.5和NO2均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均二級標準;臭氧在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占比達50.7%,臭氧污染仍較突出。 《2018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稱,在空間分布上,由于上海市主導風向為東南風,PM2.5和PM10受區域輸送和二次生成影響,總體呈西高東低的分布態勢;SO2全面達標,濃度總體較低;NO2總體呈市中心向周邊區域遞減的趨勢,浦西地區濃度總體高于浦東地區,與機動車聚集度基本一致。 《公報》還披露,2018年,上海市設有環境空氣質量國控評價點9個(監測結果用于統計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環境空氣質量分區評價點54個(含9個國控評價點,監測結果用于統計各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道路揚塵在線監測點位450個;上海市道路揚塵污染情況:為進一步提高粗顆粒物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2018年起,上海市不再開展區域降塵量的常規手工監測,改為開展道路揚塵在線監測。2018年,全市平均道路揚塵顆粒物濃度為0.111毫克/立方米,各區道路揚塵顆粒物平均濃度在0.101~0.118毫克/立方米之間。
|
|
|
|
推薦圖片 |
 | 鑫聯環保聯手清華蘇州院共謀危廢治理科技創 | 5月20日,在此間舉行的固體廢物管理與城市礦產開發國際學術會議上,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鑫聯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