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財政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時間:2020-11-18 8:38:10) |
省財政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建設美麗廣東的重要內容,通過突出“一攬子”扶持、“一盤棋”布局、“一條龍”服務、“一股勁”用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 制定一攬子資金安排方案,落實資金超700億元 省財政廳圍繞《廣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任務目標,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制定省財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攬子資金安排方案,計劃2018-2020年期間投入683億元、實際落實資金達722億元,強力保障完成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目標。據悉,2018-2020年期間,安排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相關資金329.28億元,推動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體系,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安排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263.79億元,強調“保好水、治差水”,財政資金重點保障國省考斷面達標攻堅、飲用水源地保護等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水環境整治項目。 以生態補償政策為切入點,提高生態地區獲得感 省級財政按照“一盤棋”思路,以生態補償政策為切入點,全局謀劃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其中,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引領,將財政補償轉移支付由26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擴圍至48個生態發展區縣,由50個國家級禁止開發區擴圍至145個省級以上禁止開發區,將生態保護紅線區和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新增納入財政補償范圍。據了解,2018年,省級財政安排生態保護區財政補償資金共55.84億元,較2017年實現翻番,2019年安排67億元,同比增長20%,實實在在提高生態地區獲得感。另一方面,2016年以來,省級財政落實粵桂九洲江、粵閩汀江——韓江及粵贛東江等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共計13億元,積極加強與上游省區的合作交流,推動構建上下游聯防聯動、共治共享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體系。 在資金使用上賦予市縣更大的自主權 省財政廳深入推進省級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優化財政體制環境,通過實施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資金財政管理重心和部門權責配置“兩轉變”、資金項目審批和預算執行流程“兩精簡”、推動改革動能和資金使用效益“兩提高”,推動形成管理權責更明確、項目審批更簡化、預算執行更優化、預算監管更全面的資金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安排的針對性、精準性。同時,省財政廳實施更大力度資金調控政策,優化資金統籌環境,在省級財政安排的轉移支付資金使用上賦予市縣更大的自主權,支持市縣在完成省級下達的約束性任務目標的前提下調整資金安排,鼓勵加強對疫情防控相關項目的保障力度。 構建“1+6+X”資金體系框架,提高保障力度 省財政廳強化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資金全領域統籌布局、全系統協調使用,全面推進跨部門、跨領域資金統籌整合,構建“1+6+X”(1個戰略領域、6個財政事權、X個政策任務)的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資金體系框架,財政資金對關鍵問題、關鍵領域的保障力度不斷提高。 在改革資金使用方式上,省財政廳創新性引入省屬國有企業參與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工程及中小河流整治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推動項目建設,積極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全面實施PPP模式建設垃圾、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截至2020年6月,已納入省PPP項目庫的生態環保類PPP項目共258個,總投資額1177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盛大舉行 | 11月3日,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在三棵樹總部盛大舉行。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杰、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第一位冬奧冠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北京20 |
|
|
|
|
熱點文章 |
|
|